中时社论》别吹牛皮 先守住民众生计

社论

疫情进入3级警戒,对内需消费观光旅游等产业造成重大伤害,所幸疫情高峰期似已度过,政府部门虽未对警戒应否降级达成共识,但无论如何,经济部门一定要对如何确保制造业动能及重启消费成长有所规画,并让企业有所遵循。

疫情中靠制造业守住经济

去年台湾经济表现亮丽,在全球多数国家陷入严重衰退时,犹能保持正成长,只有极少数国家能有此佳绩;在去年的基础上,加上今年与台湾经济关系最密切的中美两大经济体强劲复苏,大陆可望有8到9%成长率、美国可望达6到7%的成长,今年台湾经济成长率可说是「欲小不易」,首季成长率高达8.16%,高于原预测数字1.96个百分点,各智库与企业都对今年经济乐观以对,全年预估有希望上调超越5%,将是近10年多来最佳表现。

遗憾的是,5月疫情再起,中断了乐观的情绪,政府急急如律令端出更巨额的纾困4.0就是明证。3级警戒的规定更严格,所有大型活动全部取消,连「日常性」的聚众活动亦被禁止:例如结婚不宴客,丧礼不公祭,宗教集会活动全面暂停等;对一般民众生计及生活影响大者,如餐饮业一律外带卖场及超市加强人流管制,并呼吁民众少去多买,一次购足。至于休闲娱乐场所的关闭,就更不在话下。

这种管制虽未到欧美去年封城锁国禁令那般严厉,但对经济的冲击也够大了,以内需消费、餐饮还有观光为主的相关产业、企业,有些业绩下跌8、9成,更有直接「归零」者,不少餐饮、小吃店都只能关门,待疫情之后再营业,这段时间就只能无收入、坐吃山空,经济上亦无产值

庆幸的是:台湾的制造业很争气,守住了一片天;虽然一度因为京元电子苗栗厂的移工爆发群聚感染,牵连附近其他厂商,让电子产业供应链拉起警报,但在政府积极处理,全面进行快筛,企业也停工全厂消毒等作为下,未蔓延影响太多厂商,对整体出口未造成不利的影响。

整体而言,台湾的工业生产、制造业与出口等,几乎完全未受疫情影响,以财政部公布的出口数据而言,5月出口374亿美元,为历年单月新高,成长率更高达38%。全国3级警戒是在5月15日开始实施,这个数据很明显看到出口未受影响;虽然京元电子群聚感染是发生在6月,但从企业与产业的反应来看,生产情况也正常未受影响。

坦白说,政府只要与企业合作,力保工业生产、制造业出口等都能正常运作,经济至少就不会太差,因为台湾是出口导向经济体,出口占整体经济一半以上,只要制造业出口不受影响,就能带动大部分经济正常运作。去年欧美经济衰退如此严重的原因,一来经济结构中服务业比重高,二来欧美最严重时连工厂生产都停摆。

提高注射率尽快群体免疫

但在力保生产正常的同时,也该根据疫情实际情况,拟定让内需服务业重启的路径。参考欧美的经验可发现,各国几乎都历经数次反复的封锁、开放、再封锁、再开放的过程。我们当然坚决反对政府只为经济因素过早开放,但同时也认为无谓、不需要的封锁扼杀经济,也属不当,因为扼杀的不是少几个百分点成长的经济数据而已,而是许多民众的生计,而且受影响最大者基层工作者为主。

如何守住经济,同时也能守住民众生计,第一要务当然是先守住工业制造业生产,至于服务业的重启,如果确诊人数明显减少后可适当放宽,而且可以从疫情轻微、确诊人数极少的县市开始放宽,例如影响民众生计最严重的餐饮业,不能内用的规定就可放宽,疫情较严重的地区(如双北或北部县市)则延后开放。虽然一定有风险,但在疫情控制、民众生计之间,原本就有必要摸索出一个平衡点,而不是一味的严厉。

治本之道还是尽快取得疫苗、提高民众注射率,尽快达到群体免疫,否则疫情可能反复,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就会持续。蔡政府去年吹了1年的「超前部署」牛皮,竟让台湾成为半途失败者,亡羊补牢之道,就是不要再预设立场,所有国际认证疫苗能进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