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粉红风暴戳破魔笛手彩衣
中时社论
抢救大潭藻礁公投连署在网路发酵,民进党政府大为紧张,府院党全面动员力拚「抢救三接」(桃园大潭观塘工业园区中油第三天然气接收站),反而引起民意反弹,1天就收到3万余份连署书,大有机会冲过35万份门槛。
民进党政府拒绝环保人士迁移到台北港的建议,坚持在千年藻礁生态敏感区建造天然气接收站,理由是环评耗时费日,若改地点将延迟11年完工,供电大受影响。姑且不论政府有关延迟供电时程的评估是否夸张,试想:就算因此造成缺电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蔡政府力推2025非核家园,并且在电力缺口还没有明确的补充来源时,即悍然决定拆除核四设备并急着运往国外,企图以「既成事实」断绝核四复工的可能性。为什么当时民进党政府毫不担心会出现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呢?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不是民进党政府在2017年815大停电后,甚至2018年「以核养绿」公投过关,废了《电业法》的相关规定后,仍坚持2025非核家园目标不变,台电也不见得需要急着在2022年新增3座燃气机组,因而中油必须配合赶着在大潭海岸兴建三接。
就因果逻辑来说,是因为民进党政府的政策错误又不肯修正,才使得在大潭澡礁区兴建三接成了一个不得不的选择。如果政府愿意以比较稳健的方式按部就班减核、废核,逐步迈向非核家园,人民又怎会被迫在守护藻礁与维持电力之间,做出几近于零和的选择呢?缺电压力孰令致之?蔡政府凭什么以此来威胁、恐吓全民?
同样的施政逻辑也可在民进党政府开放莱猪的决策上看到。去年8月底,总统蔡英文一声令下,非开放莱猪不可,完全没得商量。如此强硬的态度自然引发民众高度不满,之后,民进党政府在仓促间推出台湾猪标章等补破网的措施,企图说服民众。然而,由于行政部门无能,政策漏洞百出,加上官员护莱猪的言行过于愚蠢荒谬,反莱猪的民怨迅速累积,最后催生出反莱猪公投,且第二阶段的连署在50天内就累积超过了70万份,创下2017年《公投法》修正以后,最短时间内达成最高连署份数的纪录。
蔡政府始终不愿面对反莱猪的真实民意,只想透过立法院的强渡关山、行政部门的洗脑以及网路带风向这「三合一政策推进器」,硬是要民众对开放莱猪这个重大决策埋单。然而,人民已经觉醒了,不再对这个傲慢鸭霸的政府来者不拒。
其实在开放莱猪过程中,从在野党到民意一再给政府机会进行社会沟通、甚至政策修正,包括举行公听会,或延迟实施的时程,待取得更高的社会共识后再行推出;舆论也提醒,美国已选出新的总统,蔡政府应以台湾民意强烈反对为由,与美国新的执政团队重启谈判等等。老实说,台湾人对民进党很有善意,一直等着政府回头。
向掌权者表达坚定反对态度
可惜蔡政府对各种建议完全不予采纳,只是把反莱猪的民意操作成政党对决,做法与这次对大潭藻礁公投的抹黑与打压,如出一辙。如果蔡政府肯谦卑聆听民意,应可理解到许多人并不是非理性地盲目反对莱猪进口,更不是受到国民党等在野政党的蛊惑与煽动,而是对食安有着深沉且真实的顾虑。眼看着执政者对人民发出的种种呼声置若罔闻、视而未见、毫不在意,许多民众才决定挺身而出,以公投这最直接的民主手段向掌权者表达坚定的反对态度。
另一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反莱猪与护藻礁最终能够引起社会翻腾,与年轻世代的积极投入密切相关,特别是连署进度原本严重落后的「珍爱藻礁」公投,之所以能在近日迅速冲出大量,就是因为年轻人积极在网路上进行连署,甚至有30所大学发起「粉红风暴」挺藻礁公投连署。这股风潮对执政党是一大警讯。
蔡政府不要再自认是能掌握并收服青年族群的彩衣魔笛手了,不要以为民进党说什么,年轻人就会听什么。年轻人在乎自己的未来,当然就会关注食安与环境等议题。
蔡政府不该再迷信1450与哏图,「政者正也」,旁门左道难以长久。从莱猪到藻礁所掀起的巨大社会反弹,蔡政府必须体认到,任何决策都必须以「正」与社会进行沟通,取得人民的认同,才能顺利推动;如果有错就应该改,人民会宽容以对。民进党政府请珍惜人民的善良与耐心,不要让官逼民反成为台湾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