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文荣/尾牙奖金与年终 钱和钱就是不一样?

员工最期待的尾牙奖项通常不是商品,而是现金。(图/记者李佳蓉摄)

钟文荣/科普经济作家资深产业分析师。经常四处卧底探究百姓生活,把枯燥的经济分析转成民众能懂的文章

再过几天,即将迎接鼠年春节,各行各业无论去年的表现如何,业者总会办个尾牙,慰劳一下员工的辛劳

尾牙奖品的「无谓损失

好一点的尾牙秀就是摸彩,员工最期待的尾牙奖项通常不是商品,而是现金。这道理非常简单,以经济效用而言,现金绝对不会有「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而商品绝对会有「无谓损失」(自家商品更为严重)。因为每个人的偏好不一样,把全公司当天尾牙的「无谓损失」加总起来,就是一种福利与效用的耗损。

举个例子来说,尾牙公布奖品之后,愈大奖的商品效用愈高是没错(用不到还可以转售获利),显而易见的,愈小奖的商品效用就会愈低,甚至是出现厌恶,感觉上就是一种倒楣感。若我希望抽中一只Apple手机,却抽到一个电锅,不仅效用有所损失,甚至还会出现厌恶感,导致即使抽到电锅也不会产生效用,效用的净值负数。如果把电锅换成现金,至少是有点安慰的效用,几千元的现金照样可以花用,但电锅呢?碍眼、麻烦又心生厌恶啊!

抽到现金大奖的人会怎么想?一个字「爽」,两个字「很爽」,三个字「非常爽」!接下来他的压力可来了,同事们一定会鼓噪他抽出部分奖金请客,请与不请,实在是个人的选择。但通常面对这一笔天降之财,由于「心理帐户」(Mental Accounting)的作用,处理尾牙奖金的态度与处理每个月薪资的态度,会因为分属不同的「心理帐户」而有所差异

同样是现金,照理态度与偏好应该一致性才对,所以,依据「边际消费倾向」的不同(经济学家假定是一致的),得大奖之后会适度的挥霍一下,然后留下一些现金,请客通常是最基础的挥霍。要是经济学家得奖,想必处理的方式一定是根据一致性的「边际效用倾向」,请客?当然是免谈!

年终奖金几个月?

很多上班族在历经一年的辛劳之后,期待的除了新年假期之外,就是年终奖金。至于今年会有多少年终奖金当红包呢?想必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外销导向的企业挺过去年的中美贸易风暴之后,获利可能受创,金融业今年绩效普遍不错。

从主计总处资料库,或许可以参考一下近三年的薪资。取农历年当月的平均薪资与平均非经常性薪资进行对比,假定非经常性薪资均为年终奖金的话,平均在1.26个月。至于今年平均会有多少个月的年终奖金呢?去年的景气不见得会比前年好,突破1.5个月的机会应该不高,但注意,这个是平均值

▲年终奖金平均落在1.26个月。(图/作者提供)至于,年终奖金该怎么利用呢(假定有的话)?由于「心理帐户」的作用,用于消费支出是最普遍的选择,也就造成每年农历年的当月,综合商品零售业产值都会提高(非当年度最高,百货业为10月,其它为农历7月)。政府和业者都希望大家多多挥霍金钱,这样一来,内需才能够点火。

今年尾牙抽到「安慰奖」与「快乐奖」的人,恐怕也没有机会挥霍。至于,很多朋友问我,年终奖金该怎么处理?通常我会回答,因为年终奖金都是采电汇入银行帐户,收不到现金,「心理帐户」的效用早已被我抑制。年终奖金扣除不可免俗压岁钱的支出后,剩下的就规划理财投资。当下已经过去,未来的「跨期消费」才比较重要。

热门推荐》

►安太岁已由「保险费」变成「保护费

►上班族,2020年适合跳槽吗?

►看更多【钟文荣】专栏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