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仔师薪传绝艺一甲子
人称「竹仔师」方瑞其在新北市金山区街坊无人不晓,开业近一甲子,各种传统竹编器具都难不倒他。(许家宁摄)
人称「竹仔师」方瑞其在新北市金山区街坊无人不晓,开业近一甲子,各种传统竹编器具都难不倒他,年逾8旬的慈祥长者,除了精湛工艺还热心公益,意外接下邻长20几年来,协助街坊解决各种疑难杂症,今年更代表金山获颁市级模范父亲。
方瑞其脸上看不出已高龄84岁,出生新北瑞芳水湳洞,父亲和叔叔都是制作煤矿场轻便车木匠,从小因战争失学,光复后就读瓜山国小没几年,因家中经济困顿,16岁还没毕业,就到基隆当「师仔工」。
方瑞其说,当时台湾经济不好,民众多使用竹制品,竹仔师的收入比木匠多,吸引很多人来学,先替师傅做杂事、带小孩、扫地板,之后从学做竹椅到搭竹寮,熬过3年4个月无薪苦日子,许多人受不了改途,他将手艺学到很漂亮,好比通过「十八铜人」考验才出师。
方瑞其26岁结婚生子,举家搬来金包里老街创业,除了贩售手作竹桌椅、婴儿床等家具,当时渔民使用的罾仔网,需以竹子固定两端,夜子点亮磺火,在水面拖行捕捞,随经济起飞,竹制品销路大减,仍辛苦栽培4个小孩完成大学学业。
住在金山百年妈祖慈护宫街口第一间,也见证老街与农渔业变迁,他说担任邻长完全是个意外,原来邻长因为身体不适请他帮忙,后来就一转眼就接了20多年;附近邻居也称赞「竹仔师」热心和善,大家有事都会请教他。
方瑞其坚遵循古法,制作传统竹编逾半世纪,被区长廖武辉誉为「金山的无价之宝」,今年更获选代表金山赴新北市府参加市级模范父亲表扬;他笑说,年纪大了,腰比较弯不下去,希望能把这项濒临失传的工艺,持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