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数位转型 决战在策略与人才

「软体正在吃掉世界。」-- 马克.安德里森

当年「网景(Netscape)」浏览器的开发者,惠普的董事之一,也是矽谷科技业领袖、马克.安德里森(Marc Andreessen),在 2011年撰写了一篇掷地有声的评论,定调了这个时代的商业动态:数位转型将发生在每一个产业,谁先做得到、做得好,谁就能执下一个时代的牛耳。

我们都看到,Uber在全世界与计程车业开战,Airbnb正在对旅宿业鲸吞蚕食,所有报纸刊物都在减少纸本拥抱网路,银行的实体手续大量转换成线上交易…。数位转型的例子不胜枚举。

有些人粗糙地以为,数位转型之后,「人」将不再重要。那就大错特错了。人才不仅将会持续重要,而且需要以全新的方式看待与运用,而这才是数位转型是否能成功的关键。

技能规格再打造

在数位转型过程中,企业绝未减少对人才的需求与依赖,而是必须依照新的商业模式,将人放在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发挥不同的功效;而在此同时,也就需要打造新的人才技能规格。

例如在金融业,实体手续大量转换成线上交易,大量的服务不再需要临柜人工作业办理。过去,银行需要人力精准执行标准化作业,但在数位转型后,更高比例的员工角色职责将是听懂客户的需求,为客户量身打造金融方案。在这样的工作情境中,除了金融商品的知识,温暖而可信的人际关系互动与影响力就更加重要。

职涯路径重新规划

在数位转型后,企业的人才组成势必改变。以金融业为例,过去银行的员工多是财金、商管背景;科技背景的数位人才,向来是边缘群体,在公司较难有向上的职涯机会。如果一间公司仍然维持这样的模式,优秀的数位人才必定不会长期效力任职。

韦莱韬悦曾经协助某银行客户,将其数位、IT团队的组织架构依据未来数位策略重新设计。同时,我们定义出超过十种数位人才规格与其职涯发展路径,明确设定出角色职责、绩效目标、能力规格、升迁管道。协助每位在该银行任职的金融科技人才,都可以明确看到在公司内发展的路很宽广、明确,于是离职率立刻降下来。

人才价值主张

过去,企业能动用的人力几乎全部来自全职员工。在那个阶段,我们强调「雇主品牌」—企业能为员工带来什么价值,用什么吸引他长期留任?

在数位转型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人力协作模式将会更加弹性、更为多样。企业人力资源的边界将会日益模糊,例如志工、外包厂商、策略联盟的非商业机构(例如大学),在企业的人力资源拼图中所占比重会愈来愈高。

现在,企业要思考更宽广的「人才价值主张」(Talent Value Proposition),不仅针对全职雇员,而是包括所有可以为之所用的人才。企业是否能提供优质的报酬、福利、培育机会、心理认同感,强化周边的协作力量,建立长期的连结与互信,将会是决定企业是否成功的关键。

重于技术与硬体

面对当前的数位转型,我们可别只把眼光放在技术专利以及硬体设备;更重要的将是人才,包括科技与数位人才,当然也包括商业前瞻、创新与领导的人才,甚至包括企业外的协作人才。技术问题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更重要的,乃是承载技术的人才,以及管理人才的观念。

如何在数位转型策略的引导下,快速且正确优化组织架构、厘清所需的数位人才规格、职涯路径,并且提供具竞争力的激励与奖酬制度,将会是数位转型过程中,决定企业数位转型成败的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