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嬷沦「顾孙工具人」 心悸、失眠易怒确诊「孤独症候群」

▲长期疏于关心长者,可能让「银发族孤独症候群」找上门。(图/免费图库

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

长期疏于关心长者,可能让「银发族孤独症候群」找上门。开业精神科医师杨聪财日前收治一名76岁杨奶奶,平时要帮忙照顾孙子,但儿子媳妇总是接了孩子就走,杨奶奶开始会对人抱怨「自己只是被利用」、「都没人要理我」的负面话语,儿子赶紧带她到精神科诊所求助,确诊银发族孤独症候群。

台湾已迈入高龄社会,每7个人当中就有一位超过65岁,其中高达3成者为独居或老夫妻同住的银发族。杨聪财说,杨奶奶在丈夫去世后,就从南部北上,与儿子一家三口住在同栋不同楼层社区大楼,平时帮忙照顾一岁大的孙子,也天天煮好晚餐,等他们下班一起吃饭。

但初期儿子跟媳妇陪她用餐了几次,后来就常以在公司吃过为由婉拒,接了孙子就走,假日想找人出游,儿子一家三口也总是自己出门,加上与左右邻居都不熟悉,杨奶奶经常独自一人在家;一个月前开始出现心悸、喘不过气等症状,至心脏科就诊检查却找不出原因,到后来更出现失眠、食欲不振,还不时对人抱怨,脾气也变得暴躁。

▲开业精神科医师杨聪财。(图/公关提供)

杨聪财表示,现代社会家庭结构改变,不少银发族必须面临子女离家的孤独感,若又加上伴侣去世、疾病缠身等影响,没有家人陪伴关怀社交生活,就容易引发银发族孤独症候群,不仅会产生忧郁、焦虑、愤怒或睡眠障碍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自伤、伤人行为。

且根据临床研究显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下,大脑也会分泌过多压力贺尔蒙「可体松」,抑制免疫系统作用,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或失智症机率

银发族孤独症候群在治疗上会先以药物治疗改善忧郁、失眠等症状,再透过负面情绪障碍指数评估,找出导致孤独的成因,采取认知行为治疗。另外,银发族要想真正远离孤独感,除了找到生活目标、培养兴趣,也建议经营「四老」,包括老友老伴老狗老本,可参与社区活动、社区大学课程,结交同好朋友,让生活更丰富。

杨聪财提醒,为人子女者应时时关怀家中长辈,即便没有住在一起,也可透过电话视讯交流问候,更要随时留意长辈的身心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像是情绪低落、拒绝外出或找不出病因的症状,长达2~4周以上时,就应及早寻求专业医师协助,避免延误治疗引发更严重的身心问题。

▲医师提醒,为人子女者应时时关怀家中长辈。(图/免费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