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劳工权益 大陆更胜台湾

2020年12月8日,浙江一家鞋厂工人在加班生产保暖鞋。(新华社

大陆劳工权益的保护胜过台湾,这是不用争论的。

首先是工资。自从2004年,大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最低工资标准》后,政府定期并且大幅替劳工加薪,以台商制造业聚集的东莞为例,2003年的最低月工资是450元(人民币,下同),2020年是1720元,17年中加薪3.8倍。

这还只是基本工资,并非实际工资,根据官方统计,2019年,东莞职工平均工资为63655元,平均月工资约5300元,相当于22700多元新台币

还有,就是「五险一金」,大陆各地缴纳「五险一金」的比例虽不一致,但绝大部分省市的缴纳比例都在工资总额(也就是实际工资)的40%以上,也就是如果台商老板发给大陆员工1000元工资,他替员工缴纳的五险一金就要400元。而据大陆学术单位研究,在与125个国家社保费率对比分析后,只有11个国家的社保费率超过40%,而且主要是欧美先进国家。

除了实际的工资外,劳动契约一旦签订,除非台商关厂倒闭,否则等同终身雇用;就算关厂清算,大陆劳工的工资、资遣费也要优先发放,所以,「劳工到公司影印机抵遭积欠工资,而影印机已抵押债权银行」的情况,大陆劳工很难想像。

一位广东台商去年在疫情爆发后几经考虑,终于决定收掉在广东已经开了20多年的工厂光是资遣员工就花掉2千万人民币。这是因为在大陆关厂歇业,员工的资遣费计算是工作1年拿1个月的实收工资。这是最起码的,处理不好,地方政府和员工都不会放过你;因此,即使去年有一段时间没有订单,台商也不敢说要关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