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口罩、口罩套有防疫效果吗? 专家3点提醒

出处/康健杂志

文/吴孟瑶 图/陈冠廷医师个人脸书

虽然口罩政策已放宽为成人每人1周3片,但每次经过药局,还是常看到大排长龙买口罩的景象。为了缓急,市面上也开始出现如口罩套、布口罩等各式产品,甚至还有自制「可换滤材式布口罩」的教学,到底这类产品该如何正确使用?挑选上又要留意哪些事情?

不久前,食药署才公布研究调查,发现一些市售的布口罩,具有阻挡飞沫效果,对于一般的健康民众,在通风环境或开放空间,及与人距离1公尺以上时,其实已具备足够防护力

但现在市面上布口罩、口罩套的产品这么多,尤其布口罩的涵盖范围又广,民众到底应该如何选择?

台北市立联合阳明医院胸腔内科医师苏一峰表示,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目前仍以飞沫和接触为主要传染途径,空气传染(气溶胶传染)尚未确切证实,所以对于阻挡飞沫来说,布口罩的确有一定的防护效果。

苏一峰说,一般飞沫大于100微米,喷出后约几分钟就会以抛物线方式掉落,所以只要保持1~2公尺的距离,飞沫要直接喷到脸上、口罩上的机率其实蛮低,反而是喷到衣物、手或其他物品而造成的接触传染,可能性还比较大。所以他提醒,除了勤洗手,每天更换衣物也相当重要。

(苏一峰说,飞沫通常会以抛物线方式掉落,衣物反而更容易沾染,应每天清洗更换。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不过苏一峰也表示,当飞沫中的水分蒸发后,剩下的病毒孔径就会变得非常小(小于1微米),如果未来证实新型冠状病毒会透过空气传染,那布口罩的效用可能就会变得更有限。

布口罩与口罩套差在哪?现在市面上的布口罩产品种类很多,大部分都可水洗重复使用,以防疫角度来说,主要差别在于布的材质以及设计层数;而口罩套则是指将2块布上下缝合,中层可自行放入外科医疗口罩使用,以延长口罩的使用寿命

根据食药署日前的公告,挑选防PM2.5、防霾功能或有中间过滤层的布口罩时,建议可从包装标示来确认产品是否合乎2点要诀

1.口罩至少要有3层结构

2.口罩的外层材质要致密、中间层是不织布材质、内层要柔软透气

微笑药局药师廖伟呈补充,挑选时要尽量选BFE(Bacterial Filtration Efficiency,细菌过滤率)80%以上的产品,只要通过BFE80%以上,就代表可以阻挡大部分的飞沫;另外也要留意口罩的密合度,特别是鼻翼两侧,建议可选设计较为服贴款式,配戴时不可过松

除了购买,现在也有人会自制「可换滤材式布口罩」,也就是把布先缝制成类似卫生纸套的口罩样式,在中间留下一个开口,放入干掉的湿纸巾纱布等不织布滤材、甚至卫生纸也可以,同样能达到吸附飞沫、过滤的效果。

在个人脸书分享一系列相关文章大安妇幼医院麻醉医师陈冠廷表示,可换滤材式布口罩是依照一般外科、医用口罩的结构去设计,针对阻挡飞沫有一定效果,对于一般健康民众,以及低传染风险的环境已经相当够用。

(现有人自制「可换滤材式布口罩」,在布口罩中放入干掉的湿纸巾、纱布等不织布滤材,同样能达到吸附飞沫、过滤的效果。图片来源:陈冠廷医师个人脸书)

他也分享,布料方面选用普通的纯棉布即可,其他如二重纱、三重纱或化纤类等机能布料(通常排汗衣、发热衣、运动型衣物会使用到),虽然排水吸水的效果较快,但市场普及率低、较不易购得;滤材方面,愈厚的不织布过滤效果的确愈好,但却也代表阻力愈大,容易导致呼吸困难、不顺。建议使用干掉的湿纸巾作为滤材即可,不用一味追求厚度。

不论是布口罩、口罩套,专家们总结以下几点提醒:

1.天天清洗

陈冠廷建议,只要像正常衣物一样洗净、烘干、晒晾即可。如果真的会担心,可将口罩与其他衣物分开洗,并以至少60℃的水温清洗,再烘干、烫干即可。

2.滤材、外科口罩还是要常更换

苏一峰说,自己私下有时也会使用口罩套做替代,但不代表内层的外科口罩就可以无限期使用,建议最多2~3天就要更换一次;若是天热、排汗量较大的人等,中间滤材、外科口罩湿了则是要尽快更换。

3.进出医疗院所、高传染风险环境,还是要戴医用口罩

虽说布口罩对飞沫有一定阻挡效果,但廖伟呈仍建议,口罩使用还是要斟酌自身的状况以及环境来选择。若是要进出医疗院所、人多密集不通风等高传染风险的场所,或本身已是患有慢性疾病、呼吸道症状的患者等,还是要配戴医用、外科口罩才能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

延伸阅读:

防堵武汉肺炎/「有效洗手」你做对了吗? 护理师亲自来示范

全民防疫大作战!小心这3地方 易传染病

干洗手怎么用?酒精次氯酸水谁的杀菌效果好? 一次说分明

每年感冒次数几乎不超过1次! 女医师分享储备免疫力秘诀

中医「防疫茶」提高自体免疫力! 教你5招打造抗病内环境

※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