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文/两岸前景在「良制」,不在各表同表

长文:九二共识是「现状基础」,一国良制是「航向指南」。(图/记者李钟泉摄)

文/陈长文近期台湾社会、乃至国民党内部,还在为两岸统独路线争议不下;尤其两岸政府甚至拿出「2300万民意 v.s 13亿民意」的说法,发展令人不敢乐观。大家都在挂心着中华民国的未来前途,其实,「有条件统一」不必然也不该是选票毒药,可以好好讲清楚,不过与社会沟通是需要更多耐心、时间与艺术。做为一个关心中华民国未来的老百姓笔者以为:关于九二共识,无论你说是一中各表、或说一中同表,都少了一个更积极性愿景论述,来回应两岸民众共同的最大心愿、解决百姓的根本担忧、为统一前景创造条件,这个论述就是「一国良制」。 因此,若国民党的九二共识,还想争取台湾多数民意继续支持,就必须同时向社会、也像大陆方面提出「一国良制(One China, Better System)」,这点至关重要:简单说,两岸关系上,九二共识是「现状基础」,一国良制是「航向指南」。求同存异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搭建了两岸交流桥梁维持现状安定;但就「前景」来说,相较于过去八年成功「维持现状、密集交流」但较消极的「不统、不独、不武」,我们更需要积极的、求同化异的「一国良制」来促成两岸未来福祉、为两岸合意改变现状创造理性条件。「存异、化异」都是为了因应两岸动态发展的现实需要,目标是促进两岸都成就「自由、民主、均富」的「良制」,达到成熟的两岸结合条件。回想1991年长文与海基会同仁访问北京时,以「一国良制(One China, Better System)」回应中共吴学谦副总理所提「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作为两岸的另一可行选项。后来才知道1987年 经国先生就曾以「一国良制」四字来回应邓小平「一国两制」方案。陆委会1998年文件也以「自由民主均富的一国良制」回应陆方。 25年来,长文每逢与大陆方面交流,均一再建议大陆,「一中」在两岸各自宪法架构下不是问题,而「良制」才是至关重要的真议题

▲期盼民进党总统、国民党洪主席,珍惜这累积不易的成果。(图/编辑部合成)

如果大陆能用心填好「未完成的宪政法治答卷」,那九二共识的一中究竟是「各表、同表」都不会是大问题;现在实不需耗费如此心力争执。无论是国民党路线、或大陆当局的焦点,「促进两岸(尤其大陆)良制」都更应优先于「统独光谱的变化」,两岸都把时间心力用来谋求两岸百姓的幸福。也就是说,从「良制」着手,才是正本清源,能化解台湾社会对统一选项的疑虑,将能争取到更多台湾中间选民的支持,且在良性发展下,民进党支持者也未必会反对。详如笔者9月19日投书〈我不排斥独立,但请听我谈谈一国良制〉,期盼民进党支持者能拨出五分钟看看此文。说到这,一些读者可能还是会问笔者:「良制固然最重要,但就当前两岸尚未同时成就良制的现实下,九二共识的『一中』、或一国良制的『一国』,你认为到底应该『各表』或『同表』呢?」笔者以为,现阶段仍应以「一中各表」为当,理由有三:(一)从国际法理论,或从准超国界法来说,「各表」对中华民国有一定的防御效果,具有多层次的弹性与包容性,也最能涵盖过去两岸廿多年谈判的我方立场;(二)从两岸共识论,1990年两岸红十字会(两岸非官方)签署金门协议「求同存异」的精神,在1992年辜汪会谈(两岸准官方)后形成了「没有共识的共识」;2008年「九二共识,一中各表」首度由中共最高领导人胡锦涛先生向美方(两岸官方)承认以明确「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共识存在,至今中共方面原则上也不否认我方「一中各表」的说法。而两岸要另达成新共识并不容易,一旦变更,恐将连动影响许多层面,而为两岸关系增添不必要的不安与纷扰;(三)从台湾公约数论,「一中各表」不是只有过去八年马前总统的成绩,而是交融并涵盖台湾逾廿年的政治发展历程,最能获得多数民意接纳,也包纳历史文化制度的价值;「一中各表,一中是中华民国」正是「中华民国,是台湾2300万人最大公约数」这项普遍认知的重要形成基础,是化解台湾内部统独对立的最重要缓冲。

且看即便是民进党执政都得转弯以「尊重九二会谈事实」来趋近一中各表,国民党更应自信、名正言顺地争取多数民意。若国民党认为此路线有调整或补充必要,宜以较多的时间、完整的论述,沟通辩论;否则引发的疑虑与争论,恐怕将会是另一个从此关不上的潘朵拉盒。基上,笔者以为,现阶段最稳当又具开创性的两岸路线,正是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稳定现状基础,让两岸搁置争议而致力追求实践「一国良制」。期盼民进党蔡总统、国民党洪主席,以及各政党都能珍惜这累积不易的成果。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88论坛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陈长文,理律法律事务所所长,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讨论与声音,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