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产》卖场吸客 大店面变抢手

疫情影响民众生活型态改变,不仅待在家中时间变长,采买上也更依赖住家附近的社区卖场店家,因此不少超市、卖场业者,如全联家乐福小北等,近来都积极拓点,替店面市场挹注一股活水。据实价登录揭露,高雄去年5月在楠梓军校路,「欢乐十七」商办大楼,1、2楼由全联承租的店面,面积628坪,被当地五岳企业」以9,500万买下;另外6月在三民建工路,小北百货承租,面积245.5坪的华厦1、2楼,被九乘文具董座法人「呈相投资」,以总价6,783万购入。而年初楠梓的3C家电卖场的透店,也以2.6亿带租约出售台南仁德生鲜超市店面以2亿4668万易主,显示卖场加持的大店面颇受市场青睐。

台湾房屋观察近年两百坪以上大店面交易量,2019年38笔,2020年达44笔,似乎略有增温趋势。台湾房屋集团趋势中心执行长张旭岚指出,去年疫情垄罩,外来观光客大幅减少,不少商圈消费力降低,店面交易也趋缓,不过市场热钱充沛,置产族也在积极寻求稳定投报标的,因此各区域热门路段店面,由于集客力较好,若又有连锁品牌当现成租客营运情况稳定,只要投报符合预期水准,对投资人来说,仍是「长抱型金鸡母」。

以全联承租的楠梓右昌商圈1、2楼店面为例,由于商圈的生活机能成熟,周边居住人口也很密集,因此该全联已在当地稳定经营超过十年,若以当地租赁行情推估,承租金额每月应至少有50~60万,换算年投报率约6.3~7.5%,远高于北部店面平均投报的水平。观察高雄三民区该笔交易,因建工路沿线商机热闹,小北百货生意平稳,在当地已经营近十年,而且建工路还是高雄捷运黄线的预定路廊,所以除了中长期的租金报酬外,轨道建设的未来性,也是买方出手卡位的重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