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发生率下降 专家揭「关键原因」死亡风险降逾4成

大肠癌发生率下降,主要和筛检意识抬头有关。(图/达志示意图

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

卫福部国健署今(27)日公布105年癌症登记报告,虽然癌症时钟再快转2秒,但全癌标准化发生率和大肠癌发生率呈现下降趋势。对此,国健署署长王英伟指出,这和「筛检」有很大的关系,以大肠癌来说,50-69岁粪便潜血检率为56.6%,可降低死亡风险达44%。

根据最新癌症登记报告资料显示,新发癌症人数为10万5,832人,较104年增加676人,发生人数依序为大肠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摄护腺癌、甲状腺癌胃癌皮肤癌食道癌。其中大肠癌发生人数虽连续11年为第一,但较104年减少205人,已连续2年下降,显示大肠癌筛检效果已逐渐产生

国健署癌症防治组组长吴建远,虽然癌症发生人数上升,但以年龄标准化发生率来看,105年每10万人中有296.7人罹癌,较104年每10万人减少5.3人;其中肝癌、大肠癌标准化率相较104年每10万人减少1.9人及1.7人,是发生人数及标准化发生率下降最多的二种癌症,其中相较104年男性每10万人减少2.5人及2.8人,女性则减少1.4人及0.8人,男性大肠癌标准化率降幅加大。

▲国健署署长王英伟。(图/记者赵于婷摄)

根据国际实证显示,筛检可大大降低死亡率,50-69岁每1-2年粪便潜血检查,可降低15-33%死亡率,35岁以上具烟酒习惯的男性,每3年做一次口腔黏膜目视检查,可降43%,50-69岁妇女每2-3年接受1次乳房X光摄影检查,可降21-34%,而子宫颈抹片筛检,则可降60-90%的子宫颈癌发生率与死亡率。

王英伟强调,癌症最重要的还是预防胜于治疗,危险因子可分为先天及后天,先天可归纳为老化性别基因,后天除了大家都知道的烟、酒、槟榔和癌症有关,油腻、烧烤红肉加工肉品甜食,缺乏运动、肥胖等也都癌症密切相关,一定要注意自身的饮食生活型态

▲国健署呼吁,定期筛检才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图/国健署提供)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