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类固醇「害肌腱变脆!」骨科7款用药风险曝...还会肝中毒、伤肾
▲针对肌肉关节酸痛,除了物理治疗外,骨科还会使用内服药及注射型药物。(图/翻摄自pixabay)
肌肉关节酸痛,除了物理治疗,也可以吃止痛药,但服用过量很可能会造成肝中毒、伤胃、伤肾。骨科医师更举例,常见的「肌肉松弛剂」也是骨科常开的药物,吃错更会产生呼吸困难,而老用打针方式注射「类固醇」还会造成韧带和肌腱的脆弱,民众使用药物前务必先向专业医师咨询!骨科医师廖志祥日前在粉专《骨科廖志祥医师-运动医学讲堂》分享,目前针对肌肉关节酸痛,除了物理治疗外,骨科还会使用内服药及注射型药物,包含常见的止痛药、肌肉松弛剂、类固醇、玻尿酸、增生治疗等,由于背后的副作用都不同,一定要经过医师评估后才能使用。止痛消炎药(以下3款)
1.中枢型止痛药:一般药局都有贩售的「普拿疼」就是这类药物,没有消炎的功能,所以效果较弱,但副作用少,较不易造成过敏反应,服用过量会造成肝中毒。2.非类固醇类消炎药(NSAIDS):日本很夯的「EVE」就是这类的止痛药,效果比普拿疼厉害,但长期使用会伤胃、伤肾,有部份人会对它们过敏。
3.麻醉型止痛药:吗啡及类吗啡,效果最好,适用于术后伤口疼痛,常产生呕吐、便秘等副作用,也有成瘾的可能性,需经医师评估后处方才能使用。
▲止痛消炎药包含3类型,常见有普拿疼、日本EVE等成药。(图/CFP)
肌肉松弛剂
放松肌肉,减缓因肌肉过度收缩造成的疼痛。有嗜睡无力的副作用,老人要小心使用,用药时也应避免开车、操作机械。若服用过量会造成呼吸困难的情形。注射型药物
对于局部肌肉酸痛有立即消炎、止痛的效果,是骨科医师常用的药物,属暂时治标的方法,不建议长期使用,若同一部位多次重复注射,容易造成韧带和肌腱的脆弱。
5.玻尿酸:早期关节炎病人的润滑剂,可防止软骨磨损,需定期施打,一般来说一周注射一次,一次疗程约3-5周。6.增生治疗:在患处注射葡萄糖,增加局部的发炎反应,使组织重启修复机制,促进受伤的组织再生。一般来说一周注射一次,一次疗程约3-5周,注射后的几天,疼痛感会加剧,最久可能持续一周;另外还有PRP增生疗法,借由注射发炎部位,减缓疼痛,促进组织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