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休学回家种菜! 他以「懒」佛性务农...年收竟破百万

张胧文是地瓜菜农,为了打入餐厅客户,试种20多种地瓜叶才找到最佳品种

图文/镜周刊

27岁的张胧文从小在田里打滚,21岁时,大一念了一学期就决定回家种田,老师、同学劝他加减念一张文凭,他说:「既然决定要种菜大学文凭是能让菜长得比较快、比较美吗?」

「我学校功课其实也不差,上课听一听,回家没念书都能考前几名。」幼稚园开始,张胧文就常把生活里捡来的种子拿到菜圃里播种,看会长出什么植物:「我从小就跟我妈说,我以要拿锄头,不要拿笔。」国中同学流行上网咖、逛街,他跟着去玩一次就觉得头晕,之后索性把同学骗来家里田地玩,顺便帮忙割菜除草

喜欢动手作的张胧文念了铸造科,建教合作待了2年工厂,参加职业训练第一名结业,之后还考上大学:「铸造也满有趣的,可是工厂太热,休假少。」工厂1个月只休3天,加班时数长,收入不比种田。光靠地瓜叶,张胧文年收入破百万:「这几年菜价好,所以收入比较好。」不过,他也提醒,自己是因为家里本来就种菜,有基底,跟他同期回乡务农的青年,很多人负债又回去上班了,若没有务农经验、家中又没有农地,光一头热血还是很容易失败。

张家3代务农,祖父种稻,父亲是警察,下班也会帮忙农事,但主要还是由母亲负责田里的杂事:「我们家5个小孩,从小就是靠这6分地养大的。」父母跟他约定,在外面工作几年再决定要不要种田,见他2年铸造工厂工作不如理想,所以对他休学一事没有太大意见,反倒是回乡之后,为了种菜怎么种、要不要施肥每天吵架,张胧文坚持:「以后,我希望我太太在外面工作,不要下田,这样才不会吵架。」

他每天午餐都在田间工寮解决,工寮附设厨房,但今天他难得买了自助餐便当,便当里的花椰菜和敏豆都来自他的农地。怎么没有地瓜叶?「我家的地瓜叶一上餐台就被夹光了。」

平日午餐都是妈妈准备的,「她下田去摘几样青菜,在工寮炒一炒,但她这几天出国玩了,我才吃外面。」张胧文21岁回家种菜之前,母亲从没休过一天假,因为多了儿子的帮忙,年迈的父母有了喘息出游的时间了。

▲张胧文的妈妈最近出国,只好去买自助餐的便当。这家餐厅用的蔬菜全来自他的田地,今天便当没有地瓜叶,因为太晚买,已被客人夹光。

田里种的主要是地瓜叶:「大家嫌地瓜叶便宜,不种,可是这个菜一种下去,可以长2年,不像高丽菜,一次收成就要重新再播种。」他说自己懒惰,而懒惰是世界进步的动力,他种菜的最高法则就是:「种下去可以一直长。」所以,他也零星种了皇宫菜、茄子、玉米笋等,这些菜全是种下去,可多次收成。

就连务农最怕的天灾,他也以懒为原则:「超级寒流那次,3甲的地瓜叶全死光,我2个月没收入,怎么办?休息出去玩啊。」他曾试过台风天,冒雨抢收,结果收回来菜卖相差,摆没多久就烂,后来他索性雨来了就放着:「地瓜叶长很快,这波死了,水退了,没多久又可以收了。」

这个种菜以「懒」为最高原则简直是「佛性务农青年」了:少施肥、不喷药、台风来了就放着烂,缘份来了,菜就长出来了?其实,张胧文这些选择是都有研究过的。

和父母那一辈不同,他接手后改以「薄肥」「不施作农药」的种植方式。他认为,肥料太重,不仅成本高,土地酸化,还要更频繁翻土整地。「以前,一个月5、6万的肥料钱,现在只要1万多。」

选择好种的作物是因为农村人力吃紧,彰化周边有工业区,人力流往都市和工厂,务农的中生代极少,采访过程,三不五时找张胧文聊天的清一色全是老人。张胧文东一声阿公,左一声阿嬷。每天一大早就这里就挤满老人,一边泡茶顺便帮忙农事:「他们都是『义工』啦。」张胧文的田地还是另类的老人日间照顾中心。

虽说地瓜叶是易生长菜类,但张胧文也不是靠「佛性务农法」任它生长。虽不施化学农药,但还是得研究各种防治方式抗虫,就连种植的品种也要细选过:「我试过20多种品种的地瓜叶,找到一种叶子小、梗短,汆烫快熟,吃起来嫰,最适合餐厅和面摊。」他的菜不走果菜市场拍卖,是靠他一家一家餐厅去谈下来:「要送到果菜市场拍卖,你种得再好,碰到市场量大时,一样低价,变数太多,我直接卖彰化附近的餐厅,每天就卖不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