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五十肩机率其实超低!睡觉翻身超卡...「3征兆」中了吗?

肩膀痛罹患五十肩的机率其实只有5%。(图/活力中山脊椎外科医院提供)

文/许嘉麟

中国大陆用语肩周炎」则是从疾病命名而来,指的是整个肩膀及周边都在发炎状况,与西医的「沾黏性关节囊炎」一样是个很贴切的用词明确指出五十肩就是肩膀发炎。若是常常两岸三地跑的肩友,对这个名词应该不陌生。我的肩痛是五十肩吗?五十肩因为名字多,很像签桶里放的都是同一张签,总是容易被抽中。门诊时,举凡肩痛的患者,十之八九都说自己得了五十肩。然而,医学上统计,每一百个人之中,只有二至五个人真的是五十肩,换句话说, 有高达95%的人并不是五十肩。

▲五十肩指的是整个肩膀及周边都在发炎的状况。(图/取自图库Shutterstock)

医疗最难的是诊断,因为只有「对症」才能「下药」,而人体结构交错复杂,光是肩膀就有神经、血管骨骼肌腱筋膜肌肉等组成,病症可能是肩关节夹挤症候群、沾黏性肩关节囊炎、肌腱炎、肌肉拉伤、不稳定肩关节、退化性关节炎,也可能问题根本不是肩部,而是头或背部, 期望一般人能够分辨这些,真的是太为难了。但是,我们可以逆向回推,从五十肩的典型症状检查自己是不是五十肩。举例来说,当您因为年终大扫除、从事某种激烈运动、抱了好久不见的孙子以后,产生肩部疼痛并强烈怀疑自己是五十肩时,可以透过以下三点自我检视,判别罹患五十肩的机率:

一、 年龄需大于四十岁

如前所述,五十肩的本名是「沾黏性肩关节囊炎」,这种因为关节囊发炎而黏在一起的过程,不会因为一次、短期的肩部过度使用就产生,而是长期的、渐进式的发炎,最后因为黏在一起而产生了角度受限与疼痛的问题。这种病症与年龄有非常正向的相关性,宛如被造物主设定了定时器。除非是外伤或是其他疾病造成,不然肩膀都是原厂保固四十年不会有沾黏,四十岁以内的五十肩非常少见

▲五十肩判断条件:超过40岁、肌肉关节运作退化、关节痛到睡不着(图/取自图库Shutterstock)

前文提及,古今中外的医学专家针对此病症各自观察、各自命名。发炎是古今中外医学专家们的共识,但日本人以年龄做为区分,却是非常独树一格的观察。医学教科书上清楚写着「低于四十岁以下,少见」, 虽然目前病因仍不清楚,但一般来说,除非是本身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心血管问题,或是外伤造成手臂长期无法活动,或是撞击造成出血或发炎,四十岁以下的肩部疼痛多半是其他周边问题,如肌筋膜症候群、钙化、夹挤症候群等,而非五十肩。四十岁至六十岁的肩痛在诊断时,也必须再纳入五十肩的理学检查。二、 角度受限,扳也扳不动

角度受限换成一般人的说法,就是「手举不上去」、「卡住」,日常表现是无法扣内衣、无法拉裤子,或是背部想抓痒时抓不到,得用「不求人」。有些人会以为这是因为肌肉太紧、太胖或天生就这样,但理论上来说,人体的肩部结构设计是可以多面向多角度活动的,以因应人类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以前可以,但是现在不行」的动作,其实都是关节出现问题的特征。由于五十肩的角度受限原因出在关节囊被黏住,即使旁人用力扳,也无法提高角度。这点和肌腱撕裂伤、夹挤症候群不同,这两者是因为太痛所以抬不高,五十肩却是货真价实的构造问题,也是最简易的判断特征。

▲五十肩若不积极治疗恐复发。(图/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医院提供)

过了五十岁,还会有五十肩吗?

会,五十肩「好发」于四十岁到六十岁之间,意思是说,第一次发作的年龄,多在这个年龄区间,但若是没有积极治疗,六、七十岁手还卡住的,大有人在。不信看看爷爷、奶奶们是不是都爱穿前扣式衬衫、抓痒时会叫孙子帮忙抓背?那就是肩关节囊还沾黏的证据啦!三、 睡眠压痛,休息不会好

睡眠压痛应该是五十肩最恼人的症状,也是它与肌肉等其他软组织损伤时最大的不同。五十肩是一种关节沾黏,疼痛的原因来自于沾黏,一旦保持不动,关节内就会黏得更紧,特别是夜间睡眠长达好几个小时不动,一翻身往往痛醒。然而,肌肉等软组织则是需要休息才会缓解。举例来说,不小心骑车牦田」,皮肤破了一大片,膝盖部位好得最慢,因为蹲下、起立、走路都需要弯膝盖,皮肤没办法好好修补,自然好得比较慢。

本文摘自《自己的肩痛自己救》/许嘉麟(辉馥诊所五十肩主治医师)/时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