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思齐/文在寅的施政困境:南南冲突
▲上任后的文在寅虽仍维持高满意度民调,可除了外来的隐忧,国内的「南南冲突」更需好好处理。(图/视觉中国CFP)
就职刚满1个月的南韩总统文在寅,在6月初所公布的民调中,国政支持度获得了高度民意的肯定(78.9%),而这个数字,远高于执政的民主统合党的满意度(54.2%),显示多数韩国民众选择支持文在寅的施政理念与改革方向。
然而,目前文在寅所必须处理的,包括了国会「朝小野大」的施政困境、政治革新与财阀改革的同时并行,还得面对创造就业机会与振兴经济的国内压力、处理美军建置萨德系统的要求、解决中国限韩令的困境、重启与日本的慰安妇协议,以及提出有效的对北政策等内政与外交的难题。然而,对于文在寅来说,其施政将面临的最大困境,恐怕还是来自于「南南冲突」的危机。
曾任卢武铉总统时期的统一部长,现为韩国和平合作院理事长的丁世铉教授,在韩国大选前就曾撰文指出,「韩国下届政府一上台就应努力将韩国的『南南冲突』降至最低⋯⋯如果不能摆脱韩国『南南冲突』的束缚,随着外交、安保政策促进动力的下降,必将无法对政策成果有所期待,由此带来的副作用和弊端必将全部由国民来承担。」
「南南冲突」(남남갈등)的韩文汉字原为「南南葛藤」,韩文中以「葛藤」来代表冲突,也代表个人或集团间因目标或利害关系的不同,如同树藤缠绕般出现彼此敌对或不和的状态。之所以将原本形容南北韩对立的「南北冲突」转换成「南南冲突」,是指南韩的社会内部因「对北政策」不同,所产生的对立与冲突。
部分学者采广义观点加以定义,认为此乃南韩社会内部所存在的多样化冲突之总合,因此「南南冲突」包括:理念冲突、世代冲突、阶级冲突、地区冲突等。与此等广义「南南冲突」(南韩社会既有冲突的多样化型态)相对的狭义「南南冲突」,则是指「围绕着统一与对北政策的穷尽目标、现实认识、接近方法等差异所带来的理念冲突」。
若从「南南冲突」的起源与时间点考察,有些韩国学者认为可追溯自1945年韩民族解放之后的「反托管运动」,所产生的南韩社会内部冲突;亦有学者以为是自金泳三政府开始出现的。但学界主流的看法,则是将「南南冲突」的出现点,视为金大中政府的开始,特别是2000年6月15日南北高峰会谈之后才成形。也就是说,虽然1987年南韩的政治体制从威权转型至民主,韩国社会亦朝多元化结构发展,但在金大中政府开始推动对北政策的转换之际,与冷战时期仍残留下来的理念产生冲突,因此出现了「南南冲突」。
▲慰安妇一直是韩国社会敏感且最具争议的冲突性议题。(图/视觉中国CFP)
考察既有对「南南冲突」的研究,则呈现3组对立面向:其一,乃是对冷战反共意识形态的维持与存续的肯定,以及认为必须废弃或转变该立场之间的对立。而围绕此种赞成或反对的「对北观」与「对美观」(反北与亲美),则是争议之核心焦点;其二,有学者以为「南南冲突」的问题超越统一观、对北认识、对北政策、北韩核问题、韩美同盟与驻韩美军议题,而是更抽象的与和平、克服分断体制,以及民族问题等议题冲突对立;其三,亦有学者认为「南南冲突」的争议点,乃是在对北经济支援与交流合作、北核与北韩的武力挑拨、北韩人权、韩美关系等议题上,也就是「保守阵营」与「进步阵营」之较劲。
不论如何,对民主化后的韩国来说,「南南冲突」已成为政治「偏差动员」(Mobilization of Bias)的重要依据。且不仅是价值观或世界观的差异,对南韩民众而言,还包括了配置萨德系统、开城工业园区的存废、人道支援的持续,以及国家安全法的废止等实质利益的计算与冲突。只是这样的结果,使得南韩内部出现所谓「南南冲突」对北想像之差距,连带使保守派与进步派的政治理念更加两极化,进而影响南北韩间的交流与统一的可能性。
伴随民主进程的发展,相较于年长世代,「青年世代不再那么认为统一乃急切与必要之事」的现象,已成不可反逆之趋势。青年世代真正关心的,仍是就业问题、两极化差异等与民生经济相关之课题。此外,一方面周遭强国对「韩半岛的统一」兴趣缺缺;另一方面在「南南冲突」的持续发酵之下,南韩内部出现了「统一意识」的世代差异,却又有来自北韩更加深化且具体的武力威胁。这也让文在寅的执政,面临更多不确定性与更严苛的时代挑战。也因此,如何化解「南南冲突」,持续维持高档民意支持度,将是文在寅政府能否推动政治、经济与财阀改革的重要课题。
好文推荐
董思齐/激情过后!文在寅将面临的课题
董思齐/韩国三一节:一波三折的独立与未独立
董思齐/从南韩国庆日,看民众的「统一意识」
●董思齐,现为台湾智库国际事务部主任、台湾东北亚学会副秘书长、台师大东亚系兼任助理教授、真理大学人文资讯学系兼任助理教授,专长「台韩比较研究」、「韩国文创产业政策」与「东北亚政经发展」。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