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子百百种怎么吃?营养师授「1原则」安心享用

台中大里仁爱医院营养师洪嘉励29日表示,掌握「三多一少」原则即可安心吃粽,不过她也提醒,粽子1天还是1颗为限较佳。(大里仁爱医院提供/潘虹恩台中传真)

每逢端午节,习俗上必吃粽子应景,台中大里仁爱医院营养师洪嘉励29日指出,1颗肉粽至少有500卡的热量、油脂量达20克。(示意图/本报资料照)

每逢端午节,习俗上必吃粽子应景,但粽子百百种,除基本的南、北粽外,还有粿粽、冰粽、碱粽等种类,各家粽子包的内容物也大不相同,台中大里仁爱医院营养师洪嘉励29日表示,掌握「三多一少」原则即可安心吃粽,不过她也提醒,粽子1天还是1颗为限较佳。

洪嘉励指出,首先要多了解食材内容,不论哪种粽子,基本食材皆用糯米为底,而馅料的制作方法、搭配的食材则大不相同。有些粽子的馅料、糯米会用油炒过,加上传统肉粽常使用的五花肉等高油脂食材,再搭配花生、咸蛋黄等,1颗肉粽至少有500卡的热量、油脂量达20克。

她说,选择健康养生粽,以全榖杂粮类取代部分糯米,不仅能改善糯米不易消化、胀气问题,又可延缓血糖上升,另可选用低脂肉类取代五花肉,降低热量、脂肪的摄取;全榖杂粮类包括紫米、黎麦、薏仁、燕麦、栗子、红豆、莲子等,低脂肉类则包括干贝、虾子、猪瘦肉、牡蛎、黄豆及其制品(如豆干)等。

另,多蔬菜、多样化搭配也很重要。洪嘉励说,粽子的内馅蔬菜是陪衬,建议民众搭配1至2份无油烫蔬菜,如凉拌竹笋、笋子汤、凉拌小黄瓜、黑木耳拌洋葱等;同时配合6大类食物,摄取不同营养素达到均衡,建议每餐搭配1至2份无油烫蔬菜、1至2份优质蛋白质。

洪嘉励表示,粽子馅料一般会先用酱油、盐等腌制调味,若民众吃粽子再使用含钠高的酱料,如甜辣酱、酱油膏,1天累计的盐量恐会超过2300毫克的每日建议摄取量,增加高血压风险,因此建议少盐、不沾酱。

她也提醒,粽子1天以1颗为限较佳。吃粽子最直接能影响到三高族群中的糖尿病患者,建议患者最好依据平时摄取糖量做替换并监测血糖,除三高族群外,肠胃道消化有状况(如容易胀气、胃食道逆流等)的民众也需控制粽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