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要配水 以免结晶尿伤肾
天气冷,许多长者不喜欢喝水,就是希望能减少上厕所的机率,但要小心,若长期憋尿,恐会埋下造成泌尿道感染的危险因子;医师提醒,尤其是长者多有慢性病,若是服药物,不多补充水分,就会使尿液中的药物浓度变高,形成结晶,极诱发急性肾损伤。
像是常用于泌尿道感染的药物,包括磺胺药、头孢菌素等,容易因感染症状导致容易流汗,服药后若水分补充不足,就容易造成结晶沉淀在肾脏;鹿港基督教医院药剂课药师游逸群指出,包括免疫风湿药物、利尿剂等,除了服药期间应多注意血钾变化,更重要就是要多补充水分。
药师游逸群进一步说明,其中维他命C也被证实若过量食用,恐会增加尿液中草酸盐的排泄,增加结晶尿的机率,因此若服用相关药物时,也应尽量避免过量补充维他命C,且成人每天建议摄取维他命C的量最好达到60至100毫克,避免超过2000毫克。
其实除了食物、汤品等,一般人每天建议补充1500至1800毫升的白开水,且维持尿量约1500毫升,就能帮助有效代谢药物;游逸群呼吁,年长者在白天可多补充水分,到晚上时再慢慢减量,就能减少跑厕所的困扰。
资料来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