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糖尿病药「超伤肾」? 医:三高失控后果更可怕


▲吃糖尿病药「超伤肾」?医:三高失控后果更可怕。(影/记者严云岑摄)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只怕与糖尿病结缘却不理睬。」70岁的桂女士于2005年罹患糖尿病,担心从此生活将与药罐子为伍,虽然依照医护人员的指示暗示服药,但有一次疑似因血糖过低引发突发性手脚无力跌倒住院,为了避免此现象再次发生,她开始使用血压机自我监测,并定期做外丹功与健康操,患病至今已11年,病情仍获得妥善的控制。

根据国健署调查台湾每10位以上的20岁成年人,就有1位罹患慢性肾脏病,2013年需要洗肾之末期病患更高达7万3339人,盛行率达3.1%。国健署慢防阻副组长贾淑丽表示,据调查,有46.6%的糖尿病患同时罹患慢性肾脏病,其中更有1/4进入末期前期,除糖尿病外,高血压高血脂也是主要成因。由于三高会失控加速肾脏病病变,她也建议糖尿病患者应早期介入治疗,千万勿轻信使用糖尿病与高血压药会伤肾的谣言,以免酿成憾事

▲台湾肾脏病学会理事长陈鸿钧。(图/记者严云岑摄)

台湾有7成族民众用药观念并不正确,许多民众嗜好服用偏方草药祖传秘方,甚至有5成6的民众认为按时使用糖尿病药及高血压药会「伤害肾脏」。台湾肾脏医学会理事长陈鸿钧对此表示不敢置信,因为全台糖尿病患者只有1/3的需要洗肾,有些人甚至控制了15~20年皆未发病,只有血糖、血压控制不佳者,才有可能引发末期肾衰竭,建议患者随时注意饮食尿蛋白监测,才能有效延缓肾脏病变发生。

过去国内研究发现,糖尿病病患进行介入控制后,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者,发生肾病变的风险降低了27%;另外血压收缩压控制在130 mmHg以下者,肾脏病变的风险也降低了35%。陈鸿钧说,糖尿病患者预防肾病变的方式,除了多喝水、控制三高与改变生活习惯外,更可透过验尿检查肾丝球过滤率」,若发现数值介于45~90时,就代表已出现早期肾病变,需早期治疗,以降低洗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