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会论坛》拜登政府的台湾牌 越来越带有战争味道(周忠菲)

目前拜登政府的台湾牌,越来越带有战争味道,运作所具有的非理性特征,将给两岸带来风险。(图/本报系资料照)

再过两天,已经贴上「务实台独」政治标签,以「中华民国台湾」为定位,以宣称「中华民国宪法是灾难,不能用来解决两岸问题」,曾多次表示「可修法」的赖清德,将正式接任下届「中华民国总统」。这些公认的符号与话语,已经清楚地表明,赖清德的「新政府」,其内核就是不折不扣的「台独」。而外界所关注的赖清德「520」就职演说,民进党将如何阐述「两岸关系与国家安全立场」等,实际上已经没有那么重要。至于谁将被邀请赴「琼瑶宴」,谁又将「打马前往总统府」等,也只是相互的「政治热身」。至于热衷于散布说,「美国已看过赖清德的演讲稿」等,纯属没有必要的「折腰」。

相对醒目的是拜登政府高调宣称,将派出非官方代表团出席赖清德就职典礼,成员有现任美国台湾办事处AIT主席罗森伯格,以及曾担任过这一职位的布鲁金斯研究院卜睿哲等。与美国最近在南海、台海频繁举行军演的举动相比,拜登政府对台政策似乎展现「文武」兼具的色彩。

但换个角度,将2024台湾大选与陈水扁(2000-2008)、蔡英文(2016-2024)时期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民进党以40%支持率的「弱势」,首次突破台湾政党轮替的规律,「顺利」实现连续三次执政。这难道真的是蔡英文执政下的「四个坚持」路线,大选期间赖清德提出的民主与和平「四大支柱」,以及胜选后赖清德宣称将延续2016年蔡英文执政以来「承诺不变、善意不变」的两岸关系政策,所取得的「胜利」吗?

台湾政党政治中这一现象,与民进党当局将美国印太战略的推进,「同步」地等同于,民进党「反共、反中」的大陆政策,密切相关。为迎合美国有意引发亚太地区安全格局动荡,为体现在中美激烈博弈中「选边站队」,蔡英文从第一任期到第二任期,在岛内和周边煽动「中国威胁论」。选举过程中,又根据需要,运作「战争发生或者不会立即发生」,影响选民。这些现象说明,这次台湾大选的结果,是美日因素的介入(如赖清德保留蔡英文的国安班子,宣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美国对台政策的高度配合,民进党掌控资源,对台湾社会进行舆论渲染,所产生的综合效果的「体现」。

本文认为,目前美国对台政策似乎「文武」交错,两手并用,是假象。拜登政府的台湾牌,越来越带有战争味道。拜登政府台湾牌的运作所具有的非理性特征,将给两岸带来风险。

一、拜登政府台湾牌的运作特征与非理性现象

拜登政府台湾牌的运作特征,可从制度化角度和非制度化角度,或者理性和非理性两个层面,进行观察。特点是非理性现象突出。

制度化角度,是指美国总统可以直接决定的事情。比如美国与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的关系、推出各种不成文的「新冷战」,外交政策走向等。在中美关系方面,拜登政府通过新组建国际组织,如AUKUS、QUAD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等围堵中国,同时又推行中美元首会谈,中美不脱钩,对中国打贸易战等。台湾问题上,集中在关于一个中国政策的表述。

非制度化角度,是指美国政治的非制度性运作方式,尤其是其非理性的运用特征。这种非理性反映到中美关系框架下,美国可以在台湾问题上,口无遮拦,不承担后果。如拜登政府刚上台时,国务卿布林肯在国会听证会上就称呼台湾为国家,展示企图将台湾「准国家化」的「威胁」,在政治和外交上打擦边球,模糊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在地图上搞「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拜登本人在美国是否「出兵护台」的「口误」、「食言」等。对非制度化的运用,发展到可以「不遵守大国信用」的程度,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

二、拜登政府台湾牌,越来越带有战争味道

这主要体现在美台军事关系方面。如美国对台军售,中美建交的三个公报,虽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但趋势是朝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从川普开始,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开始突出军事牌,加大对台军售,拜登上台后,扩大对台军售,花样翻新。特别是战争味道十足。如拜登本人至少四次在公开场合(国内以及国际峰会接受采访)表示,如果大陆武统台湾,美国会履行保卫台湾的承诺(其后白宫出来解释说美国一中政策不变)。

其次,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拜登政府的对台军售,从原来常规性,转向出售更有针对性,即更具有不对称性和实战性的武器(无人机、机动火箭系统、机动布雷系统。其它配套措施包括对台军事的培训,美军事人员出现在台湾,主张台湾大量储存武器等)。特别是不久前,拜登政府打破时隔近半个世纪的「沉寂」,重启对台军事援助。而军事援助一般是美国提供给主权国家的。拜登政府通过的国防法案,将美国对乌克兰、以色列,台湾的军援,联系在一起。美国军方宣称,美台军事关系的加强,美国对台湾的「豪猪」战略,可让大陆「在攻台的时候付出惨重代价」。

根据上述分析,总结出两点:

其一,拜登政府的目的,在于鼓励赖清德掌权下的民进党当局,继续将美国的「印太战略」,与「对付中国」挂钩,将台湾的安全,完全套牢在美国设计的「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之中。

其二、美国相互制衡制度的设计,使总统个人的作用,相对受到限制。但这种制度设计有时也「有机可乘」。而在战略上,这是危险的。如川普未入主白宫之前,打电话给蔡英文。如美国前参谋长密利,擅自就美国是否在台湾海峡参战,打电话给中国。

可见,拜登政府对台的「文武两手」,只是假象。拜登政府在对台政策上进行的战争挑衅,是一种危险的举动。警惕美国对台政策非理性的一面,对两岸关系造成伤害,实属必要。

(作者为上海台湾研究会研究员,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