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族吸最多废气!3大通勤方式 活性碳口罩也挡不住

▲汽机车需要定期排气检查。(图/资料照)

文/陈保中很多人上下班外加接送小孩,在时间、经济、便利等种种考量之下,就天天骑机车,不然就开车。汽机废气都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要减少空污的一大重点,就是要请大家少开车、少骑车,更何况,汽机车驾驶既是污染制造者,也是受害者汽车驾驶坐在车内,马路上的废气还是会持续进到车内的空调循环,只是气味比较不明显。至于完全暴露于户外的机车骑士,则是首当其冲、无处可逃。

大公学院詹长权教授研究证实,骑机车、搭公车、坐捷运,这三种人比较起来,如果没戴口罩,废气吸收最多的是机车骑士。很多机车没有定期保养,汽油燃烧得不完整,就容易变成乌贼车的一员,排放出的废气也包括好几种致癌物。站在健康的考量,我觉得为了省时间而骑机车,很不值得。

我们公卫学院的陈志杰教授曾经测量机车废气的浓度,发现浓度惊人的高:如果是最新的四行程电喷引擎,排放PM2.5 浓度是几十到几百个μg/ m3,如果是比较老旧的化油器,就提高到几百至几千(μg/ m3),如果是二行程更是高达几千到几万(μg/ m3)。对照台湾环保署目前订定PM2.5 标准理想是低于15μg/m3,WHO 更严格,是10μg/ m3,不论用台湾标准或WHO 标准看,机车废气浓度都是极高的。

▲口罩是机车通勤族必备的配件。(图/记者李毓康摄)

所以我建议大家,不妨有时候就改搭捷运或公车,并且步行一小段距离,这样或许会多花一点时间,但对于身体的保护和益处,却是值得的。如果真的非骑车不可,是不是最好要戴活性碳口罩?陈志杰教授对于口罩特别有研究,我问过他。他认为活性碳口罩的活性碳层对于这么浓的废气来说,还是太薄,有机蒸气很容易就达饱和而贯穿口罩,或是仅部分吸收,对于悬浮微粒的收集效果也不会太高。虽然效果不彰,但是比起完全没有佩戴口罩,自然是聊胜于无。

搭乘大众运输工具搭乘大众运输工具相较于开车或骑车,确实已经减少了很多排放,但这形成了另一个问题:公车都是柴油车,柴油车和工厂是台湾自产PM2.5 的主要来源。要改善这一点,要靠政策的力量去改变,韩国的做法很值得参考。

▲搭乘大众运输工具减少排放废气。(图/达志示意图

韩国在2014 年达成将首尔8,750 辆公车全面天然气化的目标市区空气品质因此大幅改善,在首尔的公车专用道上等车不会吸到高浓度的空污。为了鼓励市民少开车,2017 年更宣布,只要空污指标超过一定程度,将在通勤时间内提供免费的大众运输工具。

台北市目前有3,500 辆左右的公车,其中97%是符合第四期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另外3%是油电混合公车,不过并没有天然气公车。天然气作为能源的废气污染浓度很低,台湾如果也能把公车全面天然气化,空污马上会改善很多,再继续创造更多让大家骑单车、搭大众运输的诱因,效果会更显著。骑单车很好,但应该要先减少高污染的车辆,再鼓励市民骑单车,这样大家会比较健康。

本文摘自《毒懂你的生活》/陈保中 (台大公卫学院职业医学工业卫生研究所所长)/天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