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轨IFRS 17」至少要增资1.5兆元?寿险公会发5大声明驳斥澄清
▲台湾寿险业者需要准备1.5兆元迎接IFRS 17?寿险公会发5声明澄清。(图/pixabay,示意图,与本文无关)
针对外界报导「台湾寿险业者未来5年至少得增资1.5兆才能渡过IFRS 17」,寿险公会27日下午发布5点声明澄清,并指该内容仅以资产规模、风险资本适足率(RBC)简单且粗糙方式推算IFRS 17的影响数,轻率臆测,实属谬误。
寿险公会表示,自2年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17年5月18日将IFRS 17定案,并颁布最新施行日为2022年1月1日以来,有关国内的接轨新闻多有报导或联想,仅以资产规模、风险资本适足率(RBC)简单且粗糙方式推算IFRS 17的影响数,完全未考虑个别商品结构、投资组合内容等相关重要因素,且在许多议题尚未定案之际,轻率臆测国内寿险业者所需增资金额达1.5兆元,实属谬误。
为了导正对寿险产业的正确判断与讯息传递,寿险公会作以下几点说明:
一、寿险业自IFRS 17于草案研订阶段即关心此准则的进展,就相关的技术冲击与财务影响,皆已开始准备与因应,甚或亦对准则内容与国内相关单位一同提出相关的修正意见,产业一向以积极态度面对国际接轨。另金管会早已于6月20日的新闻稿对外说明,由于IFRS 17是原则性的会计准则,牵涉层面广且具复杂度,国际上仍有相当多议题持续讨论中,尚有许多相关细节未确定,故国外金融监理机关并无公布其业者接轨之影响状况。因此需要持续配合未定案的议题进行试算与评估,故坊间增资金额传闻皆非事实,先予叙明。
二、某金控为准备国际接轨增资140亿元,本会对此深表支持与认同其经营者之用心,惟媒体据以推估或臆测其他金融业者之财务强度一事的报导咸认不妥与不适合,本会期望报导者传达讯息能更谨慎为之。
三、就公会与金融市场的真实资讯陈述,本应据以忠实呈现,然会涉及估算基础与假设,甚至估计时间点亦会有很大之影响,相关数值于基础不同下是否适宜骤然拿出相较,亦值深思。媒体迳以金控增资140亿元,其市占1%,放大100倍,当成产业所需增资金额,其估计方法亦略嫌简略与粗糙,本会对此报导深表不认同。再者,接轨IFRS 17对整体寿险业者所造成的影响,亦需考虑摊销后成本部位(AC)未实现利益。截至今年6月为止,国内整体寿险业的摊销后成本部位未实现利益已近6000亿元,有助于业者降低IFRS 17的影响。另外,金管会已要求各保险公司预留各种准备金、特别盈余公积等预做准备,并透过保险商品结构调整及新契约贡献等方式,以因应接轨影响。
四、「保险业资本适足性管理办法」第9条第2项规定:「保险业不得将资本适足性相关资料,作为业务上之不当比较、宣传或竞争……」案关媒体已将各家公司资本适足率明列,并做相关的衍述,有无违背此段规定之旨意,亦值陈述者谨慎与再酌。况以资本管理的角度视之,RBC水位的管控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过高与过低皆是不宜作法,适当为宜。
五、IFRS 17的实行将可提升保险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及可比较性,亦有助于提升业者长期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与促进保险业永续发展。本会目前正协同各会员公司全力配合主管机关政策,积极投入IFRS 17相关准备工作,惟少数市场讯息仍然有散布与主管机关都尚未定案的臆测,恐有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之虞,并冲击大家辛苦建立的正面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