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台股万六闪烁 央行急打退烧针
台股加权指数连续7个交易日在「万5」之上,今天盘中更出现「万6」行情,央行今天在脸书(Facebook)金融知识小学堂,特别PO文宣导「什么是总体审慎政策工具?」,颇有打「退烧针」的意味!央行总裁杨金龙日前已示警,股市强涨和实体经济已经脱钩,有资产泡沫化疑虑。
央行指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大家鲜少听到总体审慎(macroprudential)一词或相关术语,主要系当时金融监理多以个体审慎(microprudential)为主,偏重监控个别金融机构之经营状况与风险,较少考量金融机构间之相关性及其共同暴险。不过,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监理机关体认到即使个别金融机构健全运作,但因金融机构间之风险传染效果或金融体系受无法预测之黑天鹅事件等不利冲击,亦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造成金融不稳定。
为防范金融危机再次发生,巴塞尔银行监理委员会于2010年发布Basel Ⅲ,强调总体审慎监理之重要性,提出相关概念及监理工具,促使总体审慎逐渐受到各国监理机关重视。
至于总体审慎与个体审慎的差异,央行指出,相较于个体审慎着重个别机构之监理,总体审慎系以整体金融体系为考量,且关注因金融机构集体行为及传染效果、金融市场羊群效应或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相互关联所引发之系统风险。目前主要国家之监理机关多采由上而下方式,监控与衡量金融体系整体风险,并依其风险评估结果,运用总体审慎政策工具以防范金融系统风险升高,并强化金融体系因应不利冲击之韧性。
总体审慎政策工具有那些又如何应用?各国主管机关或央行可依不同监理需求,采取不同总体审慎政策工具,例如针对顺景气循环问题,可要求银行提列逆循环缓冲资本,或限制借款人负债所得比(DTI)与贷款负担率(LTI),或限制银行杠杆比率、损失准备比率及部位错配等规定。其中,为避免房市过热而扩大金融循环,不少国家央行限制金融机构对不动产放款比重、贷款成数(LTV)、宽限期与最长年限等。此外,为降低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之传染风险,监理机关可要求其提列额外法定资本或限制金融暴险等。
为强化总体审慎监理,央行行除密切注意市场流动性及资金跨境移动外,必要时采取选择性信用管制,例如近期央行调整不动产贷款针对性审慎措施,限制金融机构办理不动产抵押贷款之贷放成数及宽限期等,即为各国央行常用之总体审慎政策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