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院就诊有健康存折最好用 一指即查就医纪录省去看病困扰

民众普遍有银行存折,却不见得有健康存折,而这本用金钱换不来的存折,不只纪录个人的健康大小事,就医时可提供医师作为参考,提高医疗时的准确度。(图/记者黄克翔摄)记者洪菱鞠/台北报导一名80岁阿妈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在家中突然出现四肢无力、血糖症状而紧急送医,由于不是到固定医院就诊,医疗人员无从得知她平时的用药状况,最后透过健康存折的纪录查询,帮忙测血糖、补充葡萄糖,才让她恢复。许多老人家小朋友送到医院时,可能连医生基本询问都回答不出或资讯不完整,此时健康存折就能派上用场,取得个人健保就医资讯,包含用药资料过敏资料、出院病历摘要等,作为就医时重要参考依据。由于个资法关系,病历被纳为特种资料不得擅调、无法携带外出,以至于民众跨医疗院所就诊,必须重新做各项检查,尤其许多老人家、孩童无法详述自己的病况,或是慢性病患者说不出过去用了哪些处方药品,导致看病时间与医疗资源浪费。因此健保署于103年起推出「健康存折」医疗服务,提供民众查询个人近3年健康资料,不仅能知道整年度看了几次病、曾经吃过哪些药、做过哪些身体检查、什么时候洗过牙,在就医时还可主动出示给医生,借此提升就诊时的准确度和医疗品质。

▲健康存折不仅记录近3年门诊就医资料,另外还有生理监测、贴心叮咛、肝癌风险预测、预防保健预防接种等多样化功能,有助于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图/记者黄克翔摄)「健康存折」其实是一套线上健康资料查询系统,整合跨机关、跨单位医疗以及健保保险计费、缴纳资料,民众只要到健保署官网,用健保卡或自然人凭证即可免费申请,之后可透过电脑浏览器查询,亦可下载「健保快易通APP」至行动装置,把资料带着走。而健康存折除提供西、中、牙医门诊、住院及手术、用药、过敏、检验检查、出院病历摘要等,另有成人预防保健结果、预防接种资料、器捐安宁缓和医疗意愿、生理量测与贴心叮咛,以及疾病评估、卫教等内容,不论大人或小孩,都能从中强化自我照护。

▲健保署署长李伯璋。(图/记者黄克翔摄)健保署署长李伯璋表示,截至统计至今,已有395万人次登入,约54万人申请健康存折,以台北使用最多,而健康存折拥有许多资料与服务功能,年轻人容易操作,可随时查看自己的健康状态,但长辈不见得了解,所以健保署推动健康存折的另一意义,就是强调家人之间的互动性,知道家中长辈或幼童身体状况,从旁协助提醒。多数民众都有跨院所就医经验,但要重述病情不仅麻烦,另一困扰就是担心药物使用上是否会带来副作用或其他风险。民众邱小姐指出,因为医生不清楚自己之前的状况,结果只开了消炎药,没有另外针对伤口给予用药,治疗上感觉不是很周全,由于自己不记得药品名称,还得形容药膏外型让医生猜;此外,带小朋友看诊时,最想知道药名功效跟副作用,不然还得打电话到诊所确认,若刚好遇到假日就比较麻烦。另一名浦小姐则说,「家中小朋友生病的话,想知道到底吃了哪些药,例如什么药是抗生素、什么药是症状治疗;长辈的话,如要用药协助,大医院的资讯还满清楚,一般诊所药袋可能就比较少。」

▲李伯璋认为,替家中长辈或孩童申请建立健康存折,可以更全面掌握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图/记者黄克翔摄)李伯璋指出,到医院看病时,最需要让医生知道的是药物使用情况,但很多人拿了药,怎么吃都不知道,导致重复用药,造成健保资源浪费,因此申请使用健康存折的好处是,除了可以让医生快速掌握过去病史,还能提供充分的个人就诊用药资讯,包括药品代码、药品名称、服用时应注意事项与提醒,甚至直接连结到药品外观,把关用药安全,对病患来说,即使药袋不见了,也能透过健康存折查询,避免吃错药。李伯璋强调,「健康存折不只对民众自身有帮助,更能掌握家人的健康。」以往要申请中央健康保险署的就医资料,需要书面申请,并缴交规费至少300元,且要3个工作天才可取得资料,现在只要透过网路申办,以健保卡或自然人凭证登入「健康存折系统My Health Bank」,后续通过身分验证确认后登入系统,即可查询就医资料。目前在健保署各分区业务组及联络办公室、部分健保特约医疗机构公所等500多个服务点(据点查询https://goo.gl/iXM9jK),只要携带本人健保卡、身分证,可由专人协助申办。而后您可经由电脑、健保快易通APP使用健康存折进行查询。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