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房地产致富的十大秘笈

炒房是靠剥削刚需者赚钱,讲求的是低买高卖,没有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这种行为笔者并不认同,也不会去做,这里笔者要告诉大家的是:借助房地产的正确知识、观念,靠正确的投资来给自己创造财富

文/胡伟良

(1)了解房产知识

买房前,一定要了解一些房产的基本知识,对房市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自己在购房时被销售人员哄骗。其次,也要随时去掌握一些房产的政策与动态,避免因认知错误而给自己带来麻烦。

(2)注意房屋的结构安全性

不同时期建筑完成的建筑物都必须符合该时期的建筑法规要求,施工严谨的建筑物其品质安全度至少能符合法规要求,会比规范要求的略优,但仍有局限性,至于施工不够严谨的,那就更糟了。

(3)城市的选择

笔者一直坚持的观点是,只有一定规模的城市才有真正的房地产投资价值。大城市的房产不仅有居住需求,还有金融、身分的需求,当然也有生活机能、城市红利等实实在在的需求。长期看来,只有人口持续且保持一定幅度流入的城市,其房地产才有较大增长潜力。这也说明了台北市房价为什么始终保持领先。

除此之外,也要多研究城市规划,找城市重点发展区域。像是副都市中心科技园区这类可以带来就业机会的城市建设计划。

(4)区域(地段)的选择

选择对了一个城市,成功机率就可以达到七○%以上。但是还有功课要做,就是城市内部区域(地段)的选择。笔者的建议是,尽量避免破旧的老区,选择新发展的城区,特别是城郊结合的新区,以十年前房屋选择为例,避开万华、大同(破旧的老区),选择信义(新发展的城区)、内湖(城郊结合的新区)就是正确选择。

至于现在怎么选择?则要注意政府的中长期规划走向,其目的是再造经济增长点,带动全市发展。

(5)面积(坪数)选择

投资型房产,购买面积(坪数)不能过大,实力强宁愿多买几间。因为房子是用来住的,接手的人一般是刚性需求。一个城市的房子,每到一个总价带都会面临一定瓶颈期,成交量会显著减少。

至于买多大面积(坪数),大致的原则是,房价越高的区域,购买面积越小,20至30坪最适合出手,最好不要超过五十坪。

(6)建商品牌信誉的选择

这里品牌指的是建商品牌和物业管理品牌。这两个品牌都会有溢价(Premium),也是房子保值增值的利器。相信买过房的朋友都知道,许多换房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物业服务差的因素。

有品牌、信誉的建商一般在房屋营建品质、庭园景观、生活配套等都做得相对较好,一般也会引入口碑较好的物业公司来管理,对社区环境、秩序、品质的维护较有保障。这类房子在转手的时候价格比周边普通社区高20~30%都很正常,且容易转手。

(7)选择好的房型(格局)

户型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的居住舒适度,差的户型不仅浪费空间面积,居住起来也十分不便。选择格局方正的,这样的房子也可以透过装修设计,把格局方正的优势最大限度释放出来。尤其当今房价这么贵,格局方正的房子,才能把每一寸空间都充分利用

(8)慎选邻居

千金买房,万金买邻。不管你花多少钱买的房,决定你生活品质的人是你的邻居,尤其是住在你楼上的那位,所以买房前宜先留意一下社区住户背景

千金买房,万金买邻。买房前宜先留意社区住户的背景。

(9)善用杠杆

房子是这个社会上唯一一个可以三十年分期付款买的东西,这是制度给购屋者的福利,要珍惜,不珍惜就等于被别人占了便宜,付款的期限愈长,每个月还贷款的压力也愈小,更何况通货膨胀率经常是高过房贷利息的,所以不要怕付利息。

(10)把握购房时机

当房市处于下行阶段的时候,此时市场风险低,泡沫少,反而更安全。要抱持买入之后未来房价要上涨的想法去买房。

财富增长的路上,一步落后,后面步步都会落后,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为了帮助读者对房地产的趋势、脉动、运作和生态有进一步和系统化的了解,笔者出版了《胡伟良的房产世界》这本书,推荐大家不妨参阅。

【更多精采内容,请见《理财周刊》952期,便利商店及各大书店均有贩售www.moneyweekl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