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秀/前瞻轨道回归专业,捷运民汐线、南北线应纳入

李彦秀前瞻基础应纳入捷运民生汐止线及台北捷运南北线。(图/李彦秀提供)

文/李彦秀

政府大动作耗资八千多亿推出前瞻基础建设计划,期望透过公共工程的投入,带动经济发展。这样的政策工具,过去蓝绿政府都使用过,面对台湾景气低迷,蔡政府的做法不令人意外。依据林全院长说法该计划是「早就该做,预计规划要做,晚做不如早做,现在提早来做的计划」,但是从轨道运输这一块,却可以发现,很多原本应该计划中的案子却完全没被列入考量。例如台北捷运民生汐止线,例如台北捷运南北线(台北东侧南北向轨道运输系统)。

以民生汐止线来说,早在民国100年就完成可行性评估,而且经过行政院会通过。新北两市也持续努力,新北到东湖段已经完成环评,台北市也在今年一月重启环评程序,预期在台北市环评完成后就可以正式施工。民生汐止线可以改善汐止社后内湖东湖、潭美地区交通,甚至保留延伸至基隆的规划,让汐止、基隆地区的国人至台北市区,可以多一条轨道运输的路线。新北市跟台北市也已经于日前定调共同争取,行政院本应该优先纳入,但却只字未提。

以台北市争取未果的台北东侧南北向轨道运输系统来说,虽然还在可行性评估阶段。但是原本南北线作为类似规划的方向,可行性评估也早已经通过。市府虽然变更规划,但是仍旧是希望可以解决大内科地区的交通运输。在松山机场迁移前,内科新增其他联外道路困难高,要解决内科交通问题,这条轨道运输是唯一可行的大型交通建设。内科地区是台湾产值最高的科学园区之一,吸纳北台湾各地通勤、洽商的人口,原本轻工业区的交通规划,已经没办法负担内科的交通流量,政府如果不积极改善,内科的交通问题会继续成为内湖在地居民的痛,也是内科持续发展的局限

▲林全强调「前瞻基础建设」是「晚做不如早做」的计划。(图/记者张暐珩摄)

反观获得蔡政府大力支持的基隆南港轻轨案,规划仅三个月,迅速通过定案,几乎没有与地方居民沟通对话就要仓促上路。基隆南港轻轨有3/4使用现有台铁第三轨。但是,依据台铁的资料,在七堵跟南港间的第三轨每天有138次的列车通行,如果依照行政院的规划上路,将影响现有台铁捷运化的规划,更将影响现有东部远距对号列车的营运水平。这么多的牺牲,换来的轻轨运输,却是每一个运次只有通勤电车1/4到1/3的轻轨车厢

目前尖峰时间基隆到台北间的台铁运输量已经高达10-15分钟一班。轻轨必须需要达到3-5分钟一班,才能赶上台铁目前的服务水平,而且需要多花人民80亿。尤其现在台铁东部干线,经常一票难求,增加轻轨服务,恐怕让事情更加恶化。况且,台铁的人力补足缓慢,工会屡屡反弹,增加轻轨服务,台铁人力规划如何赶上更是大问题。

除了运量之外,轻轨在南港这一端,铁工局将轻轨平面化轨道放置在南港展览馆对面的绿地,且计划公布前完全没有办理周边居民说明会。南港区居民花了20年的时间,好不容易将所有轨道地下化。改善周边交通动线噪音问题,铁工局的规划将让南港居民恶梦重现。此外,现址周边腹地狭小,贸然设置平面轨道不但在施工期间将严重冲击居民生活。日后旅客集散,转乘动线混乱,又将原有简易绿地改为月台,恐造成居民反弹抗争

综观南港基隆轻轨计划,不但决策仓促、效益低,冲击现有交通规划。行政院应该落实通勤提速的目标,应该优化台铁捷运化的规划较为可行,例如:逐步增加非尖峰时间电联车班次,发展跳蛙式非站站停的电车营运模式。另为解决基隆地区轨道运输集客及区域运输需求,应可讨论规划基隆沿海观光轻轨、基隆地区BRT或市区轻轨,改善基隆地区内部交通需求、改善基隆地区居民转乘台铁便利性,并且尽速研议规划民生汐止线延伸基隆,方为改善基隆整体交通可行方式。

►►►掌握最新观点,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李彦秀,资深台北市议员,国会新手,奔波在家庭与工作间职业妇女。期望经由过去议会十几年的经验,让立法与人民更加亲近。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