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观盘-两会持续释出正面讯号

在全球局势不明的背景下,中国全国两会持续释出正面讯息。政府工作报告中,将2022年的GDP增速目标设定在5.5%左右的偏高水准,是市场预估的上缘,表示2022年将会进行财政和货币同步的宽松刺激。

中国官方2022年将财政赤字率订在2.8%,虽表面看来降低,但如果计入结转结余资金和其他预算后,2022年赤字率应较2021年提高,表示2022年加大投入,除一般公共预算以外,还需加入2022年计划发行的人民币3.65兆元地方政府专项债。整体而言,市场预期2022年广义的赤字率将至7%~8%,比上年大幅提高,也显示2022年财政发力的程度。

货币政策的叙述维持稳健和灵活适度,并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扩大新增贷款规模,货币供应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将与名义经济增速匹配。

在延续之前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下,相信2022年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实际融资成本将持续下降,预期中国人民银行会多次降准,并配合不同的货币工具,维持流动性的宽松。预期2022年第二季信贷增速将开始反弹,整体杠杆率将提高2%,相对2021年整体市场杠杆率的负增长,将有明显转向。

新能源政策方面,2021年在强监管的背景下,多数行业如网路、教育、博奕等都受到打击,投资资源大幅倾倒向政策支持的产业,如新能源车和太阳能,以表现持续碳中和/碳达峰的政策方向。

然而不论中国或全球的电力来源,都不可能在一、两年完全转向,过度激进的走向会出现实务上的问题,如同2021年9月大陆出现「能耗双控」后,缺电和限产的结果,反而造成经济发展的压力。2022年大陆政府更为务实的进行减碳政策,也没有设定能耗控制的年度目标,转为「十四五」期间用渐进的过程减少传统能源使用,并持续投入新能源(光、风)和电网投资。

回顾过去几次中国经济面对下行的时期,如2014~2015年,2018~2019年,中国政府都会针对稳定经济增长,而推出刺激方案。如2018年面对中美贸易战的压力,内部更有行业监管的压力,在年底开始政策风向转变,从偏紧转向放松。

然而,每一次政策转向的当下,因施行节奏和力度的不同,一开始都会受到市场和投资人的质疑,对政策是否偏松有所疑虑。从过去几次的政策循环观察,都需持续一段时间,从风向讯号的转变,到实际政策出台,再到经济数据明确好转,投资信心才会开始完全回复。

目前国际局势不明,以及油价是否会持续上涨,进而推升通膨和打击消费信心,都是投资人观望的原因,然而在保守的气氛下,我们还是要理性的观察,中国从2021年到2022年的转变,尤其2021年遭打压的网路行业,从2021年底的官方媒体已释出较正面的看法,以及2022年一再提及的数位经济,都表明最差的时间已经过去。

短期而言,投资人可观察3月份即将公布的财报和公司说法,看龙头公司对2022年的展望是否转向正面,虽然短期供应链短缺和原物料上涨的压力,仍然持续,但在2021年的基期效应下,预期进入第二季将逐步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