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观盘-中国股市对外资仍深具魅力

在许多投资人担心中国政府监管趋严、致使中国股市震荡加剧之际,却似乎未动摇外资持续加码中国股市动作,甚至配置中国股票的比例还继续上升。原因为何?

其实,所有的国际资金目的都一样,就是:趋利。哪里有机会,这些专业的国际资金就会往哪去。而这些资金持续进驻中国股市,主要的考量因素有二,一个除了是经济基本面因素外,另一个则是市场规模大小。

全球有许多股票市场,因为市场规模不够大,难以吸纳金额过于庞大的国际资金,综观全球股票市场,比如像东南亚股票市场,几十亿美元一进去,大概就会把这个市场给炒翻天了;能吸纳单一庞大资金的市场,放眼望去就只有美国和中国,其他市场规模都相对较小。

当然,中国和美国股市之所以规模庞大,主要是它们背后有一庞大的经济量体作为支撑,再加上这庞大经济量体若还具备成长潜力,自然会吸引大额资金挹注。所以从这些角度来看,中国对外国的专业投资机构,有着必然的吸引力。

其次,中国有潜力的优质企业越来越多,相较其它新兴市场的吸引力更大,这从陆港通北上及南下资金量逐年攀升即可看出;且未来中国及A股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比重将越来越高,这也使得更多外资需提高对中国股市的配置。

除了质量好的公司数量越来越多外,经济还必须具备成长潜力。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相对全球多数国家来说,还是处于领先地位;再加上,如果出口经济发展的好,人民币还可能有升值空间,因此对外资投资者来说,自然具有吸引力。

尽管2021年中国股市经历这么多风雨,政府监管政策也不断趋严,但中国的全球优势仍难以撼动,它不只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及工业制造国,互联网科技同样不输海外。就以腾讯微信为例,除了通讯及支付功能外,更早已将触角延伸至每个人日常生活中,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大平台;放眼全球其他社群媒体,目前还没有一个社群媒体的整合功能可与之抗衡。

中国还具有很强的创造力,以及性价比极高的人才。同一件业务在中国做,不仅可维持品质,成本更是低了许多;例如近年兴起的医药外包CXO(药企为新药客户提供研发、临床各环节的外包服务),在美国做比在中国做的成本要高出七倍之多。

另一值得留意的是,有越来越多好公司有望赴中国境内和香港上市。随着中国官方日渐重视跨境资讯及数据管理,加上中美两国竞争关系,中国企业到美国上市的规范将日益严格,因此预期将有越来越多企业选择香港或中国境内募资,这又有助推动中国股市再更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