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生晴一郎/学校是日本的异空间

▲很多日本人也许怀念少年时代,却不一定愿意重新上学,尤其不愿意再当一次初中生。(图/视觉中国CFP授权提供)

我们经常在网路看到外国游客称赞日本社会文章。不少外国留学生和在日外国人也会表达他们对日本的大学或公司感到很满意,相比之下,我们却极少听说初中的外国学生或者他们的父母称赞学校,更多的,我们反而常常听到「我的孩子在学校被同学霸凌」、「由于我是外国人,同学们都不理我」等苦恼。

在日本社会里,「学校」是与日本社会相隔绝的另一个空间,尤其是初中。很多日本人虽然渴望回到少年时代,但不一定愿意重新上学,同样我也不愿意再做初中学生。

我的初中是一座东京首都圈住宅新建公立学校。首都圈新建的中学大都非常重视名校升学率或者各种体育活动成绩。我所在的初中非常重视体育活动,所以老师们经常告诉学生「比起读书学习,我们更喜欢重视体育活动的孩子」等教导方针,也就是说,他们只喜欢优秀的运动员。虽然我在体育方面有一定的天赋,但是为了准备考试我并不太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因此,老师常常在同学面前批评我,例如「你这样的分数并不能算是优秀的学生」、「只注重功课人生非常无聊」等。因为老师们的批评,一些同学也开始在背后说我坏话

确实,准备考试并不是青春时代唯一重要的事,可能我上面所说的那些教导方针也有一定程度的道理,但是我认为无论学校是否重视成绩,老师都不应该批评认真念书的孩子。另外,我所就读的初中是公立学校,一般来说,除了考上私立中学,或者除非「我家有很多钱」,我只能上离家最近的公立中学,所以无论是否赞同学校的教导方针,我只能在那里上学,别无选择。

现在仍然有很多中学非常重视体育活动,同时也有很多中学重视名校的升学率。199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提倡「轻松教育」和课外活动,越来越多的中学开始重视两者的平衡(学校开始提倡学生们不要只偏重于功课或体育活动),同时开始重视去当志工等课外活动,日本中学的教学方针渐渐多样化。

▲1990年代以后,日本越来越多中学重视学业与体育活动的平衡,不希望学生偏废某一项,教学方针逐渐多样化。(图/视觉中国CFP授权提供)

然而,虽然教导方针不一样,大多数学校仍倾向于把自己的教导方针强加在所有学生身上。例如,在重视轻松教育的学校里,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被老师称赞,反而有可能像我一样被批评。因为日本的学校都希望上情下达,因此所有老师必须服从学校领导意见,以此类推,所有学生当然必须服从老师的意见。如果自己的人生目标跟学校的教导方针不一致,学生只能改变自己的目标,不然学生生活就会过得既辛苦又孤独。

此外,这样的学生还必须装作无意服从,如果太过于服从,大家又会觉得他只是装出来的,也就是认为他本来并没有适应教导方针的素养。比如说,不少初中把「个性开朗」作为教导方针之一,在这样的学校,学生们往往会被强迫做出开朗的样子。不开朗的学生,或者太矫枉过正的学生(也就是装出来的学生)往往会受到老师或者同学们的霸凌。

可以说,这种上情下达式的校风很像一党独裁下的中国社会,即如果领导注重阶级斗争的话,整个社会都会重视阶级斗争。但是如果领导开始向钱看,大家就会忘掉阶级斗争,只重视如何赚钱。日本社会很少有这种集体主义的倾向,一般日本人很难理解一党独裁体制下的这种现象,不过一旦我把中国社会比喻成日本的初中,大家就会明白。

外国留学生常常指出日本大学生不敢表示自己的看法,而这种情况与他们的中学时代有着密切关系。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岁月中,我们习惯了「树大会招风」的思考方式。一些读者也许觉得这次我所写的「学校」,整体气氛跟整个日本社会很不一样,当然在日本确实也有很多日本人(包含学生)追求独特个性,且乐在其中,但是这种表现并不会跟他们的中学时代互相矛盾,因为日本的很多中学把「个性」、「活泼」作为教导方针之一,我们也慢慢觉得「个性」、「活泼」很有意义。可以说,学校给日本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好文推荐

麻生晴一郎/日本是很安全的国家吗?

麻生晴一郎/科举高考 选人才还是选蠢才

麻生晴一郎/中国人权问题 日本人的GDP指标

►►►►►掌握最新观点,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麻生晴一郎,毕业东京大学国文系。1987年在哈尔滨打工,开始关注中国议题,着有《找中国「草根」》等。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