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氏症检查法 可侦测儿童癌症

华人健康网 记者张雅雯台北报导

神经细胞瘤是好发于儿童的恶性肿瘤,由于病灶容易转移与扩散,存活率偏低,台大校性神经母细胞瘤研究团队发表研究成果,将原本使用于帕金氏症的氟多巴正子造影检查,应用到这类儿癌患者身上,有助于透过影像,在身体部位发现神经母细胞瘤的正确部位与影响范围敏感度高达96%,得以提高治疗成效。

台大医院小儿外科医师文明(左)表示,氟多巴正子造影检查提供了一个诊断与追踪的标靶,得以精确掌握肿瘤的变化图右为患者。(图/华人健康网提供)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头外固态肿瘤,好发于婴幼儿,每年约有30位新诊断个案,由于超过半数的病童在诊断时,已转移到骨骼或入侵至肝脏,因此治疗效果不佳,统计显示,若是1岁以上的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患者,5年存活率仅3成。

台大医院核子医学部主任曾凯元表示,神经母细胞瘤在既有的影像诊断上,不论是超音波电脑断层、核磁共振,最大的限制就是无法知道肿瘤的活性,也影响到治疗成效。为了提高存活率,台大跨校性神经母细胞瘤研究团队进行研究,将原本美国使用于帕金森氏症的氟多巴正子造影检查,应用到这类儿癌患者身上,临床试验发现,精确度能大幅提高。

曾凯元医师说明,神经母细胞瘤的细胞里面有一种很特殊的酶,这个酶的缩写是AADC,当检查注射进去氟多巴,遇到这个酶会转变成氟多巴胺,得以累积在肿瘤细胞里,再透过正子扫描摄影,就能找到肿瘤;即使肿瘤转移到骨骼或内脏,也能顺利追踪到病灶。

台大医院小儿外科医师许文明表示,氟多巴正子造影检查提供了一个诊断与追踪的标靶,得以精确掌握肿瘤的变化,不过却不适合发展成标靶药物,因为这项分子标靶若一旦消除,反而会增加患者日后罹患帕金氏症的风险,让两个原本没有关联性疾病成为共病

这项研究成果,今年1月已获刊于国际医学影像杂志《核子医学期刊》,研究团队表示,目前为了让神经母细胞瘤病童获得更好的治疗,将向卫生署提出申请,希望让这个放射药品尽快于临床使用,届时也会引用美国的数据,让国内帕金森氏症患者,也能运用这项影像技术来诊断与追踪。

资料来源:华人健康网 http://www.top1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