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膝盖痛竟「皮蛇」上身 她水泡从小腿一路长到脚趾...

▲一名女性富士山膝盖关节狂抽痛,竟是「带状疱疹」发病前征兆。(图/达志示意图

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

一名女子赴日爬富士山,不料下山后左侧膝盖、髋关节不时刺痛、抽痛,上下楼更是举步维艰,她原以为爬山过度使用关节导致不适,接连看了复健科、骨科,但疼痛不减反增,直到小腿脚背出现点点红疹,就医后才发现是「带状疱疹」作怪。

该名女子一开始爬富士山时隐约觉得体力大不如前,随着越爬越高,膝盖、髋关节偶尔有痛感,并未出现其他不适,并不以为意,没想到返国后,左侧膝盖、髋关节的疼痛明显恶化,之后左小腿肚开始出现红疹、水泡,一路延伸到左脚脚背、脚趾,还不时的抽痛,到皮肤科求诊才得知带状疱疹,经口服病毒药物外用舒缓药膏症状明显改善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杨庭骅表示,带状疱疹俗称「皮蛇」,会沿着单侧的单一感觉神经皮节分布,最常出现的位置是在躯干脸部四肢近端部位,皮肤科门诊偶尔也会看到出现四肢远端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病患感染水痘或打过水痘疫苗后,水痘病毒会潜伏在人体神经节,当免疫力降低时,病毒会沿着单侧的感觉神经活化,进而造成皮肤和神经的症状;根据女子皮疹的分布,病毒应是潜伏在腰椎第五神经节,因为攀爬富士山耗费体力、休息不足,才导致带状疱疹发作

▲带状疱疹会在人体免疫力将低时发作。(图/北医提供)

杨庭骅说明,带状疱疹初期可能仅有单侧局部的麻痒或疼痛症状,不会出现典型皮疹,病患很容易因为发病部位疼痛误以为是其他疾病。带状疱疹出现不适症兆后,通常一周后会进入发作期,除了疼痛持续,也会开始长出红疹、典型的群聚水泡,水泡在一般人大约于一周到两周后结痂,持续两至三周后结痂脱落。

杨庭骅提醒,病毒会侵犯神经引起神经发炎疼痛,严重者甚至会难以入睡,且有些病患在皮肤病灶痊愈后,仍会面临疱疹后的神经痛,尤其是60岁以上长者以及合并其他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的患者,疼痛程度较为明显。虽然带状疱疹虽与免疫力相对低点有关,但人的免疫力本来就会起起伏伏,大多数的患者并没有免疫力不足的问题,不必过度恐慌。但杨庭骅强调,在发病期间病患仍应多休息、饮食作息正常,不要过度劳累

但若皮疹出现的部位超过原本的单侧的带状范围,例如皮疹原本仅在左侧,却演变为连右侧都有,或者原本在脸上,后来却连身上都长了水泡,一定要尽速回诊,以免恶化为弥漫性带状疱疹,病毒会透过血液蔓延至全身,恐演变为致命危机。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NEWS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