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定胜天 槟榔树下的精品黑金
槟榔树下的咖啡树是台湾独有风景。槟榔树提供适当遮阴,又不至于把阳光全挡住。(摄影者.陈宗怡)
「这是一场人定胜天的台湾奇迹。」北欧杯烘豆冠军、Fika Fika Cafe创办人陈志煌谈到台湾精品咖啡时,总会提到这个故事。
随着陈志煌的脚步,开了5小时的车来到南投县国姓乡,沿途随处可见的香蕉、火龙果园,还有爬满陡峭山坡的槟榔树,标示着这里是台湾农业大县。
迎接我们的是百胜村咖啡庄园总经理苏春贤、总监苏晋宽,父子档两人不急着说故事,而是端上一杯由苏晋宽手冲的百胜村蜜处理咖啡(编按:介于日晒和水洗法间,将咖啡果皮、果肉去除后,直接保留果胶并日晒),让他们自己种、自己发酵、自己烘焙的咖啡来说话。
带着热带水果气息、风味饱满,这杯咖啡煞是迷人。事实上,这已具国际精品级水准。
百胜村咖啡庄园的咖啡在2015年拿到美国精品咖啡协会杯测84.92的高分(编按:通常80分以上称之为精品咖啡),在当年还创下亚洲第二高分的纪录。
和陈志煌招待国外来访的咖啡专业人士如出一辙,先奉上百胜村咖啡庄园的咖啡,待品鉴完毕后,再告诉对方,这样水准的咖啡,来自于海拔仅仅400到600公尺的咖啡庄园。
「所有听到的人,都会大吃一惊。」陈志煌表示。最让专家跌破眼镜的是,论海拔,百胜村完全不适合栽种咖啡。即便种下咖啡树,也无法媲美高海拔、高温差所种出来的咖啡风味。但,他们竟然做到了。
苏春贤种植咖啡已有20年资历,早期在国姓乡山坡地上种槟榔树的他,随着水土保持意识抬头,便在惠荪林场的建议下,开始在槟榔树下种起咖啡树。
他很清楚先天环境条件不优,便从栽种时的田间管理与咖啡发酵、烘焙等后制着手。光是咖啡树的肥料就下了不少苦工。最后,他以日本肥料、鸡蛋、奶粉、黄豆制成的豆浆来施肥,让咖啡树有足够养分能成长茁壮。
走入百胜村咖啡庄园的后山咖啡园,得先经过蜿蜒的陡坡。一排又一排的咖啡树就依偎在拔地而起的槟榔树下。
苏春贤说,槟榔树稀疏的叶子能让光线照射下来,同时提供些许的遮阴,让种在低海拔的咖啡树免于烈日曝晒。从整齐划一的种植规画,就能看出他在田间管理所做的努力。
每年10月到隔年5月,是采收咖啡的时机,15天采收一轮,由于一串咖啡果实不一定同时转红,得手工采摘。苏春贤总是背着自行设计的袋子采收咖啡。
塑胶网袋,开口绕着铁圈避免塌陷,袋子的一侧则有拉链,只要拉链一拉,咖啡果实就自动掉下来。就连这么小的工具都亲自动手,不难看出他对种植咖啡的投入与狂热。
至于咖啡的发酵处理,也是百胜村咖啡庄园创造自身价值的方法之一。他们透过「厌氧发酵处理法」让旱地中的咖啡豆摇身成为身价不凡的精品咖啡豆。
苏春贤知道低海拔产出的咖啡结构较为薄弱,于是,当听闻国外在咖啡发酵时阻隔空气,让发酵变慢、增强风味时,他也开始尝试这样的厌氧处理法,前后花了两年,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最初,国外对这样的发酵方法尚未有定论,因为一般只会在发酵桶加上盖子,而他不仅加盖,还在盖子上设计了一个抽气孔,透过机器把发酵桶的氧气抽到只剩15%,桶子马上凹陷。不过,隔一天,桶里咖啡豆发酵产生的气体又让桶子膨胀起来。
苏春贤拿出前一日摘取的咖啡果实,一把布袋开封,便有股热带水果及发酵香气扑来。他说,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空气中的菌种已经开始进行发酵。
若控制不好,便会酸败。把去果皮的咖啡果实放到桶子里厌氧发酵,也是得靠经验判断。根据气温不同,咖啡果实得在桶子里待上36至40个小时不等。
苏春贤勇于投资与尝试,庄园里各式机具一应俱全,从去膜机、水洗机到脱壳机……就连咖啡烘豆机也有3台,有测试用的小型烘豆机,还有大型烘豆机。可说是南投地区最具规模、器材最完整的咖啡庄园。
而7年前回到百胜村咖啡庄园的苏晋宽,不但取得咖啡品质协会(Coffee Quality Institue)杯测师,也有精品咖啡协会的咖啡烘焙高级认证。
这让百胜村从生产、发酵、烘焙、冲煮能一气呵成。「这是最难得之处!」陈志煌表示,很少有咖啡庄园能从产地到餐桌有这么近的距离,何等幸福。
事实上,陈志煌和苏春贤的结缘来自一场课程。不断与产官学交流的苏春贤在2015年请咖啡烘豆师陈志煌来分享他的烘豆知识。
陈志煌在那一年喝到百胜村咖啡庄园的咖啡后,对比先前经验,觉得进步神速。便开始在店里贩售百胜村的咖啡。本来就有不少观光客的Fika Fika Cafe卖起台湾咖啡,自然话题十足,格外受到日本人喜爱。
经常往咖啡产地跑的陈志煌观察,台湾咖啡之所以能异军突起,在于咖啡农们对于知识、技术的渴望。不断找咖啡专家来分享、与农友间的交流甚至是到国外咖啡庄园探访。
而百胜村正如其名,克服万难、先天条件劣势,在台湾精品咖啡中拿下不少胜利。
《商业周刊第17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