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赴美挂牌却无法交易 「17直播」上市喊卡独家内幕
▲17创办人黄立成。(图/本报资料照片)
文/蔡靓萱
台湾直播龙头所属M17集团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原本已创下台湾新创的先例,却创下另一个世界纪录:「敲钟当天,股票没办法交易。」这是纽约证交所从未发生过的事,外界一片哗然。
经历了敲钟挂牌却迟迟无法交易的数日挣扎,6月12日M17召开董事会决定:不上市了!
过去,也常出现乏人问津的股票,因没人买、订不出价格,而延迟或撤回上市案。不过,像M17这般已定价、敲完钟却还无法交易的,却是纽交所首例,最终结果是上市失败(Pullback)。
根据《商业周刊》掌握的独家消息,帐户资金没到位的确是延迟交易主因,但背后的故事并非失误,而是「当大哥遇到菜鸟」,是麻吉大哥这位网路快时代创业家,遇上真枪实弹的资本市场,所交织出的罕见乌龙事件。
据了解,M17的上市案是由执行长潘杰贤出面找承销商,找遍各大投资银行,最后是台湾花旗环球证券与德银证券愿意承接,也符合M17公司派期望的募资额上看「1亿美元」预估数字。
一家曾接触过M17,却不愿承接此案的投资银行人士透露,在他们眼中「M17要赴美国上市,根本还没准备好。」
这位投行高层指出,M17想在美国上市,当然是因为本益比高,可募得的资金相对多,但美国法人机构看的投资标的物要更大,现在中国网路股的市值从10亿美元、20亿美元起跳的比比皆是,「M17要募1亿美元,在法人眼中根本是小case,不会有人关注。」
筹资规模小,不仅投资法人不会关注,也不容易得到投资银行内部的青睐。因当前中国网路股火热,外资券商的重兵都部署在香港,在台外资券商几乎都是经验较少的菜鸟,M17的案子小,几乎都由台湾团队负责,不仅经验少,也注定在竞争激烈的投行内部拿不到太多资源。
上市时误判!募资不如预期,却仍继续
据了解,就在M17定价前,黄立成已带了30多人赴美准备敲钟,结果当时金融圈传出只募了不到两千万美元。此时,黄立成与承销团队可因股价过低选择喊停,但是「大哥性格」的黄立成仍决定要敲钟。
M17大股东、承销团队都动员找资金,最后将筹资金额凑到6千万美元。只是这紧要关头才找到的资金,根本没有在承销商的路演(roadshow)法说名单中,也没有在承销商的配合银行开户,无法第一时间就汇钱来进行股票买卖交易,这就是现在「敲了钟,却没办法交易」的真正原因。
由于当前全球洗钱防制严格,新开户必须经过严谨的KYC调查(认识客户,Know your customer)时间,导致资金到位延宕了数天。
M17多拖了几天迟未交易,后续效应不可小觑。随着传言满天飞、财报被放大检视,市场对M17的投资信心开始松动,业界普遍认为,就算能等到真正交易上线,股价恐怕也不乐观。且迟迟无法交易,等于卡住了原本已到位的资金,承销商无法履约,当前美国股市「诉讼蟑螂」环伺,万一投资人诉诸法律,承销商跟大股东将有大麻烦。
最后,6月12日上午,M17召开董事会,原有投资人不想玩了,承销商建议撤回,M17董事会终于决定撤回上市,结束了「敲了钟却3个交易日无法买卖」的乌龙事件。
根据M17财报,这次筹备上市,包括会计师公费、承销、给纽约证交所与SEC的申请费等等,合计高达355万美元(约新台币1亿元)。花1亿元到美国市场买个教训,到底划不划算?未来又该如何赢回国际投资人的心?
M17创下台湾新创圈赴纽约证交所挂牌的「第一」,黄立成的快与敢,遭到资本市场真金白银的考验。这整起事件将是台湾新创业者,前进资本市场的重要教训。
【更多报导】
春水堂、微热山丘进军东京,日本超商卖台湾面线...文化观察家:日本掀起的「哈台」热潮
才进入外商公司3天就闪辞...制度严谨、完整SOP,遇到人性被制度挖空的公司,快逃吧!
总经理罹10年躁郁症,不是飙骂就是羞辱...年薪300万业务被迫离职:再做下去换我生病!
阿公跑去抢银行,竟是为了不和老妻同住...老了会让儿女敬而远之的两种老人
2个月瘦8公斤!42岁大叔靠「减重3原则」,吃外食照样瘦、还降三高
※精彩全文,详见《商业周刊》1596期。※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