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澎湖南寮赏浮球彩绘 吃鱼灶现煮小卷面线

鱼灶渔获蒸煮加工的场所,有灶台、烟囱和咸汁槽三大部分。(图/商业周刊/摄影陈鸿文

文/林淑

听过「绿色旅游」吗?依据联合国环境署的定义,绿色旅游指的是:观光活动须对环境友善、并降低对环境造成的负担,使用当地出产的货品,对当地社区助益。在绿色旅游地,人们得以抵抗商业化与速食文化的压力。到达澎湖南寮前,我错失在7-Eleven买早餐的时机,那正好,彻底符合这趟旅行的意义——回归农村生活。搭上村里牛车缓缓前进,从农人手中接来刚烤好的地瓜。从一开始,就享受这趟旅程。

走进南寮社区,街道干净得像在日本一样,妆点廊道彩绘浮球,却是自对岸漂来、每年多达30吨的垃圾。「在海岸边捡也捡不完,很头痛。」南寮村长赵嘉协说,幸好有高龄94岁的赵有德爷爷,3年来将这些浮球彩绘成装置艺术,成为村子里的地标景观。

去年9月,南寮社区首度获得国际认证,成为全球百大绿色旅游地。尽管如此,这里依旧没有嘈杂的汽机车与人声。南寮人一如往常,秉持就地取材的生活方式,过着简单的小日子

花了两年争取,获得国际认证,村民反应却很淡定。在这人口大量外移、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村子,他们说:「与海、与土地共生,就是平常在过的日子啊。」从小在此长大的南寮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陈有择,最清楚南寮的优势在哪里——蓝天、沙地与大海。他说,许多沿海城市的生态早被破坏,花再多钱也回不去了。

澎湖的冬天,东北季风强劲,沙质土地相对贫瘠,人们得在艰困环境里求生存。「就地取材是先人的智慧,」陈有择说,「我们应该让南寮人看见自己的价值,落后,也是一种文明。」在这里,维持着古老传统的生活方式,就算家户户有了自来水,每天清晨,阿公还是习惯到古井边打水,PH8微碱水质,可为人体补充矿物质元素。

浮球垃圾变彩绘装置

依据绿色旅游地的评选标准,其中一项明列:对当地环境的改善,例如:能源与废弃物减量。很难想像,南寮曾是个被鱼网浮球垃圾所困的村落。浮球原本是渔民用来增加鱼网浮力的工具,但被海浪打散的浮球却变成环境杀手,澎湖每年光是浮球垃圾,就高达30吨。水泥工退休的赵有德爷爷,清晨习惯散步海边,看着海岸充满浮球垃圾,「每天捡回家,想办法再利用。」赵有德说,3年来他利用不同大小形状、材质的浮球,完成上百件的彩绘创作。走进他工作室,鲜橘色的南瓜、青绿色杨桃……一颗颗造型立体的蔬果集锦,「他为了创作,用瓦斯喷枪烧浮球,再手捏塑型,在大太阳下做到中午都不休息。」赵有德的女儿赵盈盈说。

另一位浮球达人、85岁的赵长寿,则将捡拾来的浮球悬挂在家门口前的棚子里,数以百计的浮球是装置艺术,在小朋友眼中则是天然屏障,和同伴玩起躲猫猫,穿梭其中。

牛屎饼是生活智慧

位在社区一隅的牛屎窟园区,则诉说另一段历史。牛屎窟,是收集牛粪的地方。原来,古早时期升火起灶,仰赖高粱秆、花生藤做为燃料,但因花生藤同时也是牛的食物来源,因此南寮的家户炉灶常常缺乏燃料,村民便会到田野间收集牛粪,挑回住家附近牛屎窟保存,再趁好天气制做成牛屎饼当替代燃料。

当牛粪收集到一定程度,制作牛屎饼的重头戏登场。制作牛屎饼的第一道步骤,是在牛屎窟中加入适当水分,再以赤脚踩踏,以便使牛屎产生筋性,方便塑形。跟着在地阿嬷脱下鞋子,体验赤脚踩在牛屎上,一开始很难克服心理障碍。「别怕!牛是吃草的,牛屎一点都不臭,还有人拿来当面膜,敷完皮肤白泡泡、幼绵绵。」阿嬷笑着说。

不敢真的往脸上涂,就先用脚背试试。众人齐脚踩踏约20分钟后,好眼力的阿公判断筋性已经到位,要求清空窟位。进入窟中的他,示范如何用双脚挖出牛屎,再以脚背将牛屎放入畚箕中,方便游客在石墙旁制作牛屎饼。像捏陶土一般,揉捏牛屎块,再用手压圆饼状,牛屎饼就完成了。小朋友徒手将牛屎饼黏在石墙上,要等上3天,待阳光将其晒干,天然又环保的牛屎饼燃料才大功告成。

现在村里养牛的人少了,牛屎饼功能也逐渐被年轻一辈淡忘。为了保存农村文化,「社区的鱼灶炊煮、窑烤地瓜也会使用自制的牛屎饼做为燃料,」陈有择说,不仅将牛粪废物再利用,也可让民众了解早期的农村生活文化。

绿色旅游的评选标准,还包括传统文化的保存。南寮社区活动中心的对面,是福记鱼灶的据点,2012年,社区将颓圮的鱼灶重新修复,成为村民说老故事的地方。

这三口大灶自民国40年代留存至今,当时是澎湖渔业最兴盛的时期,每到黄昏,渔民出海捕捞丁香鱼,日出靠港后,再由人力或牛车运至南寮的鱼灶,交由村中妇女加工煮熟,以维持渔获鲜度。「丁香鱼捕获量虽多,但经济价值却低,不适合运用冷冻技术,透过鱼灶加工最符合效益。」陈有择说,煮好的鱼再经日晒风干两天,才有香气,再逐一装箱外销日本。

这里是澎湖地保存最完整的鱼灶,只要事先预约,社区妈妈会带你用银合欢、花生壳和牛屎饼升火,烹煮特色小吃。采访这天,社区妈妈特别汆烫须赤虾,俗称狗虾,是澎湖人最常吃的虾,比白虾脆、甜,香气足,配酒下饭别有滋味。

灶火升起,灶上冒着热腾腾的蒸气,仿佛时光倒流般,让人得以感受渔村社区曾有的热闹风光,鱼灶已不再是家家户户的生产工具,如今转化成凝聚人情味的象征。

【更多报导】

上班第一天,网页设计师熬夜加班到早上9点,想回家睡觉...竟被主管开除「年轻人抗压性低」

星巴克储值卡、健身房会员卡...月薪只赚3万,快丢掉这5样东西,摆脱月光族的悲惨宿命

向亲戚买保险,全家保费一年60多万...女儿出生她才看清:人情保单...最不保的就是「人情」

小资翻身,从吃开始省》43岁退休的大叔:100元以下才算「食」,超过就算「乐」

体重快破百,感觉自己要中风了...妇产科名医徐金源:靠3招,一年瘦下15公斤

※精彩全文,详见《商业周刊》1575期。※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