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案例增!卫生局曝「高风险食物」:鱼解冻别超过2小时

▲未经加热的生菜沙拉生鱼片都属于食品中毒风险食物。(图/记者黄士原摄/示意图

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

夏天食品不易保存,容易增加食品中毒发生率。根据台北市卫生局统计,食品中毒病因大宗为病毒细菌、天然毒,其中未经加热的生菜沙拉、生鱼片、饮冰品等,都属于食品中毒的高风险食物;而常被视为优良蛋白质来源的鱼贝类水产品,则需注意组织胺、诺罗病毒等风险。

卫生局食药科王明参议兼代科长指出,根据统计108年4月至6月共13件食品中毒通报案,较107年同期10件,增加3件,经卫生局采检及调查,1件食余检体病原性微生物均未检出,查摄食主要症状包含发疹、发痒、脸部潮红及过敏反应,经判定过敏原因为虱目鱼柳组织胺造成,都是天然毒食品中毒,其余12件病因无法判明。

食品中毒定义为2人或以上摄取相同食品出现相似症状。王明理说,组织胺是在腐败鱼肉(如:鲔鱼、鲭鱼、鲣鱼秋刀鱼沙丁鱼等)中常见的一种化合物,对热安定,因此不易以加热方式加以破坏,一旦产生就不易去除,在开放式、潮湿的存放空间,易使鱼体受到肠内细菌污染,24小时内便足以产生引起中毒的组织胺含量

王明理提醒,预防组织胺食品中毒最佳方式,包括在卫生良好环境确实以低温或冷冻保存鱼体、鱼体解冻到烹煮间隔不超过2小时、足够烹调温度时间;此外,餐饮业者对于食材来源、处理流程、烹调器具环境设备等,应确实符合食品良好卫生规范准则

卫生局呼吁,一旦疑似发生食品中毒,患者医疗机构应保全证据,尽量保留剩余食品及呕吐或排泄物,并尽速通知卫生单位采样调查,以厘清食品中毒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