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位时代/北纬23.5 萃取农作,在自己的土地上长大

图、文/数位时代

四个研究所学生拿10万元创业,卖一个土地故事;四年后剩下两个创办人,却有上千粉丝买单,因为北纬23.5唤醒人们对乡村的憧憬、对真诚的渴望。

采访.撰文罗之盈 摄影╱林衍亿

「这是东方美人茶冻膜,闻闻看像不像吃的茶冻?」创办人何佳霖旋开北纬23.5的保养品微笑着说:「这是红薏仁精华液,很像薏仁浆吼?这是桂竹醒肤霜,像不像在喝竹笋汤?」另一位创办人李坤阳一边介绍,一边哈哈哈地笑了起来。

这是萃取台湾在地农作而成的保养品牌──北纬23.5。

创立于2009年,当时其实是四个中正大学企管研究所的创业梦,四个学生之中有一位在农作萃取的生技公司打工。

生技公司老板说:「你们自己学行销,为什么不创个品牌来玩玩?」就是因为这句话,四个臭皮匠开开心心地运用所学,凑足了新台币10万元,就此展开创业之路。

首先他们确定采用生技公司的技术发展保养品,也确定从低成本的网路创业,但要做什么样的品牌?取什么名字?何佳霖爽快地说:「北纬23.5,因为我们大家在北纬23.5度相遇。」

再加上2009年打着MIT台湾制造的商品发烧,又有电影《海角七号》推波助澜,四个年轻人觉得北纬23.5跟《海角七号》一样,很有地域性,「我们要做原生的MIT品牌,骨子表象都是,不怕人家知道,所以品牌名称到产品名称都选用中文名字。」

迈向公司化经营

创业团队擘画产品地图,期望产品线可以一网打尽,所以区隔美白、保湿、控油、修护四大类型,效能互补,再画出台湾一年四季各地所产的农作,从中国古籍或外国文献中,找寻各种植物萃取物的功效,两相搭配,之后请工厂尝试调配,完成北纬23.5的生产计划。

李坤阳说:「一开始下乡找适合的农作达人,我希望可以找得过神农奖的达人,学生时代傻傻的,连个产品也没有,就带着一台电脑去简报,搞得很像直销,很难谈成生意。」

毫无压力的学生创业总是快乐的,即便深入产地屡屡碰壁,也是一种充满乐趣的回忆。但是半年过后,四个人纷纷毕业,面临就业压力。

2009年8月成立公司,很快地就有两个人离开,2009年12月商品正式上市之后,何佳霖更是感到越来越沉重的难题。

「我们是农业和保养品的圈外人,误打误撞进入这一行,带着有限的资本,以为在雅虎奇摩拍卖平台开个店就会有人,可见有多天真。后来很快就发现哪有那么容易,10万块能做什么⋯⋯。」渐弱的声音,可想见当时压力。

2010及2011这两年,北纬23.5进入最艰难的时刻,李坤阳决定进入企业担任行销工作,心想薪水多少可以补贴创业课题。

剩下何佳霖独自一人在家工作,顶着台大国企系、中正企研所高学历爸妈时不时拿着企业征人启事,希望她能放弃创业。

而何佳霖自己则深陷公司登记之后的种种税务,以及卖场上架、下架、问与答琐事之中,月营收只能在两万到五万元之间折返跑。

2010年中,何佳霖差不多要放弃了,此时她与李坤阳参加台湾乡民创业协会聚会,遇到一位网路品牌前辈,前辈鼓励他们,「在关键时刻放弃,就代表你是在关键时刻放弃的人,关键时刻做的决定就代表你的个性。」

前辈并且提供自己办公室的一个座位空间给何佳霖,让她在有工作环境的气氛下工作。何佳霖说:「此时坤阳回到北纬工作,我们不只撑下去了!并且发狠借了青年创业的100万元,全力冲刺。」

2011年北纬23.5总算遇到好运降临,投资40万元进行品牌改造之后,遇到第一个媒体报导销售额从前一个月的十几万元,一口气冲到50万元。

李坤阳有感而发地说:「包货包到天亮都是开心的!」打铁趁热,投注密集广告与部落客行销,两个月后的2011年7月,他们达到100万元销售额。

「好像是个奇迹一样,」何佳霖说:「保养品嘛,从一开始的beauty、beauty、beauty,最后还是beauty(漂亮),总要有点不一样的。我们很庆幸选了一个好题目,有很多发挥的空间。」

与自然耕作农人合作

2013年北纬23.5维持稳定150万元的月营收,位于台北基隆路的办公室越来越有规模。坚持无香精添加的天然保养品,与采用自然耕作、不施农药的农人合作的品牌故事,也吸引天使投资人投资,资本额达到千万元。

「我们希望在你打开产品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台湾农作的香甜与富饶,散发真诚自然的田野风情,它是都市人对乡村的憧憬,也是异地人对台湾的念想,」何佳霖说道。

「回乡这条路很远,远到抬起来也看不到家乡在哪里。种田是辛苦的事,但只有将汗水滴落在自己耕作的土地上,才有机会感受接近土地的巨大力量。」

提供米粹商品原料的七年级农人阿硕的话,正是打造台湾网路潮品牌卖家们心底最大的梦想。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2013年9月号《数位时代》─ 打造网路潮品牌─2013网路人气卖家100强,全国7-11、诚品各大书店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