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精选》我对老年的礼赞
你走过的路那么长,有时是风风雨雨,有时是风和日丽;有时是崎岖难行,有时平畅无阻,而你都走过来了。(示意图/shutterstock)
我对老年的礼赞
我们必须调整我们的生活形态,使黄金时代藏在未来的老年里,而不藏在过去的青春和天真的时期里。──林语堂《论老年的来临》
坐看云起时
家住靠海的市镇,喜得未来也是我尘世躯壳成灰飘洒的大海之滨。今年热暑的额外收获是几乎天天有晚霞可看。更喜有友人也爱看海看云,我们傍晚常去看晚霞绚丽、变幻的演出。
这伟大的演出,自有地球以来何止上亿遍了,但每晚都不相同,我总为自己的渺小而礼敬大自然。那一天我们如常去海边,远远的就见西天红光四射,稍近立刻被眼前的一幕震住了!金灿、艳红、亮青、炫黄的云舖洒在无限的天边,像巨神在穹苍绘的画,人不能及。
何等的华丽!何等的璀璨!何等的伟大!海边已伫立了不少人,其中年轻者惊喜欢呼跳跃,暑假回来的女儿在一旁猛拍照直说太好运了,赶上这一场从来没见过的晚霞。后来才知那天是大暑,火烧云!
云海夕照彩霞,相看两不厌
我对云百看不厌,搭机时总爱靠窗座位。曾见过多少次幻化成各式景象的云,比什么超写实的图像更不可思议。更难忘今生所看过各种云的异象,有的诡谲凶险、有的美如仙境。
有次清晨在花莲海边,远方平静的海面渐渐有云形成。忽然想起年轻时读过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起」字和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的「生」字简直是神来之笔。我悠闲地坐在海边,那年我八十岁、退休十五年,生命中重大的事都已经过、都已放下,正热中我喜爱的绘画,耕耘我自己的生活。欣赏着海上愈聚愈多的云,形成一排像是赶着去做什么的人群。
忽然又联想到「坐看云起时」的前句:「行到水穷处」,觉得八十年人生真的已经行到水穷处了。这「穷」字用得真好,穷不是绝,只是少。八十仍然活着,但未来的岁月一定是少。一路行来经历过多少风景啊,无论什么样的生活都算是「丰富之旅」(有部很好的电影也译成这个名字)吧!
以前老师讲解这句诗时,记得是说作者寓励志之意在内,激励人在遇到绝境时,一定会有生机。就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样,在困境中不要失望丧志。但在八十岁的我想来,这是老后心境的写照。
看他后句「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你不必赶着去上班,也不必催着孩子去上学,偶然碰到一个认识的人,何妨开怀畅谈,什么时候回去都行,因为你已经没有什么责任了。
行过人生长路,体悟柳暗花明
今生行过那么长的路,你知道路上的樱花不能变成桃花、小草不能长成大树,你欣赏它们,但不能改变它们。你知道人性也是一样,欣赏可以、改变不行,于是心胸变得更开阔了。
你走过的路那么长,有时是风风雨雨,有时是风和日丽;有时是崎岖难行,有时平畅无阻,而你都走过来了。于是你更有勇气走下去,从山穷到水尽,在能看见云起时快乐尽情地欣赏,有一天看不见时也了无遗憾。
能有「坐看云起时」的心,这心还是年轻的,有时还是可爱的童心。H说她有位长辈八十岁了,有次一起过马路时,见一位长者弯腰驼背,小步小步慢行。她的长辈扬声说:「希望我老的时候,走路不要像他!」
韩愈有一首诗《盆池》之一:「老翁真个似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古人也有老天真呢。
八十五岁的我坐看云起时的心是悠闲的、平静的、愉悦的,也是好奇的。对今天的云会有什么演出而好奇,对人间还有好奇。我就好奇未来机器人和人类如何共处?相爱?战争?真好玩!至于「笑看云起时」,那就是我的私密心境了。
(本文摘自《九十挺立,继续舞向终点》/天下生活出版)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希望每个人都能无忧地迎接晚年的智慧之书。
她用二十五年退休生活 × 一个人独居实践,得到的人生礼物:「最理想的老后」──正是活在当下、独立自主、找回自己!
学校教育没教我们如何安度晚年,也没教我们如何善待年迈的父母,本书正是为了上述目的而生。从书中真实的银发族故事,逐渐步入中老年的朋友,能够知晓自己该如何活到老,而且活得好!同时将这份知识产生的力量,应用到身边年长的亲友身上。
如果我们幸运就会活到老,谁也逃不掉;先窥视一下老后的生活,才不会慌张。
现年九十岁的乐茝军(薇薇夫人)丝毫不显老态,不止耳聪目明、身手敏捷,喜爱读书、绘画、欣赏电影,写得一手好字,同时精通时下3C产品,一个人独居,从不倚赖晚辈。诚如林怀民所说:「她活出了银发闪烁的美丽新境界」。
薇薇夫人示范了如何在悠悠岁月中照顾自己的身心灵,过着自备快乐,无入而不自得的晚年。也愿每位读者,在每个往后的日子,都能以书中的方法──就此翩然起舞,实践生之喜悦。
【作者简介】乐茝军(薇薇夫人)
从小恨算术、亲国文、爱爬树、和男生玩泥巴打仗,常替同学写作文交换对方做算术题。虽然父亲男女平等的观念,不着痕迹地进入自身观念里,但从不是一位「女权运动者」。而到了结婚生育子女,家庭主妇身兼职业妇女也不觉委屈,喜欢由家人相处当中,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年少时不能忘情文字,在零碎时间中偷空投稿。从退稿到被接受,再遇见贵人赏识。有幸生在报纸兴盛的时代,在《联合报》写文章时还不知「专栏」为何物,很快有了很多读者。当时主编为专栏取名「薇薇夫人」,一开始刊登时,竟有人询问衣服上沾了酱油该如何处理!渐渐地内容才与读者谈到家人、情感、社会。身为专栏作家,积极地请教专家,做读者的桥梁;努力读相关的书,和读者一起成长。
九十岁决定停笔,享受读书,看影剧的快乐生活,发现其中也有很多可学习的道理,真是「游于艺,学而时习之」。如此充实简约的生活,是晚年的幸福!
《九十挺立,继续舞向终点》/天下生活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