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团队研发标靶新药 首获美国FDA认可进军人体试验

国卫院开发出标靶新药,获美国FDA认可进入临床一期。(陈人齐摄)

研究邹伦。(陈人齐摄)

生药所长张俊彦。(陈人齐摄)

大肠癌连续13年高居国内10大癌症之首,不但治愈难度高,就算患者服用标靶药物后仍经常可见副作用。国卫院生技与药物研究所日前在经济部技术科技专案支持下,研发出小分子抗癌药物传输系统DBPR115,可减少20%的药量达到当今标靶药物的抑制效果,在动物实验中已知对大肠直肠胰脏肿瘤具不错疗效

国卫院今天召开记者会宣布这项好消息,生技与药物研究所长张俊彦今天表示,癌症药物投入剂量越高虽然效果也越好,但随之而来的副作用也会越大,因为目前的标靶药物仍无法只让独药投放在细胞身上,仍然会破坏其他健康的细胞组织,但这次研发出的DBPR115则仅需过去标靶药物20%的药量,就达到抑制大肠直肠、胰脏肿瘤的相同效果,而透过减低药量就能减少病患的副作用。

张俊彦指出,这项研究目前已完成临床前试验,并在去年12月15日向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提出试验中新药(Investigational New Drug,IND)申请,今年1月15日则获美国FDA核准执行第一期临床试验,是国内第一个本土研发抗癌药物传输系统的具体成功案例

生药所副研究员邹伦表示,目前市售的传输系统类标靶药物大多使用抗体结合抗原的技术,但癌细胞有时会将抗原脱落,造成抗体药物找不到目标,这时候就会误杀其他健康细胞,但DBPR115则能透过癌细胞所释放的信号来辨识癌细胞位置,而在这次先前的动物实验中,将DBPR115结合大肠直肠癌、胰脏癌药物的治疗效果都不错,至于能否适用到其他癌症,则有待进一步验证。

邹伦指出,这款药物在2016年的临床前试验就与国内药厂完成技转,历经4年时间再通过美国FDA认可进入第一期临床试验,可说是已度过最危险的研发低谷期,未来若研发经费充足,最快可望于5年后完成开发,接着再力拚2年内上市

而这款DBPR115标靶药物,也在台湾、美国、新加坡日本南非大陆澳洲俄罗斯等17个国家获得专利,邹伦表示,这项技术不论在台湾或是全球,都处在领先地位,若接下来能完成开发不但将拥有相当大的商机,也能帮助许多癌症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