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凉衣服仍湿一片?异常出汗是警讯 3情况要特别注意

在凉爽的环境、未活动下仍不停流汗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传统医学科主治医师杨佩钰表示,中医称这样的状况为「自汗」。(图片来源:pixabay)

天气热的时候,容易流汗很正常,但如果身处冷气房、心情平稳或在阴凉天气中却仍汗如雨下,那表示身体可能出了问题

有人在网路上求助,自称在冷气房中、心平静下来时,仍然不停流汗,而且流汗后很怕冷,不知道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交感神经异常、身体虚 动不动就流汗

在凉爽的环境、未活动下仍不停流汗,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传统医学科主治医师杨佩钰表示,中医称这样的状况为「自汗」,「容易流汗的人,如果天气变凉或到冷气房汗量就变少,那没问题;但如果到阴凉的地方还一直冒汗,表示身体对外界变化的调节能力不好。」

造成自汗的原因,中医的观点可能是营气卫气不和。营气指的是血液中的营养,会把养份送到体表;卫气类似身体的保护层,能调节出汗、保护身体免受外界感染,营气如果虚弱、营养送不到体表,卫气就没有足够的能力调节毛孔开阖,天凉该闭阖时无法完全阖上,因此一直流汗,「有这种情况的人,常常流汗后怕风、怕冷,属于比较虚的体质。」

杨佩钰指出,可能原因是气虚阳气不够去推动出汗,第二是营养无法送到体表,造成毛孔无法正常开阖。(图片来源:pixabay)

很多女性不会流汗其实是不好的,杨佩钰指出,可能原因是气虚,阳气不够去推动出汗,第二是营养无法送到体表,造成毛孔无法正常开阖。

西医的角度,新光医院家医科主治医师柳朋驰指出,这样不正常的流汗可能是多汗症,多半与基因遗传,原因是交感神经异常反射,碰到些微外界刺激就不停冒汗。

未活动却汗流不停 身体可能出问题 3种情况要注意

多汗问题,除了社交困扰外,一般不会有健康上的疑虑,但要先排除一些内科疾病导致的发汗。柳朋驰指出,很多疾病都会影响交感神经,例如中风糖尿病、甲状腺亢进等等,「多汗的状况一般从年轻时就会开始,但如果中、老年后才出现,就要注意是否有内科的疾病。」

特别要注意的是夜间睡觉时盗汗,柳朋驰表示,夜间盗汗表示可能是白血病低血糖;杨佩钰也指出,盗汗属于阴虚的体质,临床上较常见于更年期患者,甚至有人在冬天时被汗冷醒。

此外,某一侧的半身出汗,另一半身无汗,要小心中风或糖尿病,「中风因为神经对外界刺激反应变慢,因此受损的那侧有可能汗会流的比较明显,」杨佩钰说。如果是手脚出汗,较容易发生在精神紧张的状况和容易紧张的病人体质。

多汗问题 中西医都有利器

一般而言,如果是内科疾病造成的多汗症状,控制病况即可有效减少汗量;若非疾病而是遗传,那么除非造成社交问题,那么不治疗也无妨。如果要治疗,中、西医都有不错的效果

由于西医对于多汗症状可能会使用到手术,因此有些病人会寻求中医。杨佩钰指出,中医对多汗的治疗视体质而定,若是动不动就直冒汗、一动就猛流汗或汗味较重的人为实热体质,中医会以清热为主;若汗无味、体质较虚的人,大多会益气补阴,并视情况帮忙收敛汗孔,减少汗液的排出,「一般而言,中医对多汗的治疗,能减轻症状而不能像西医能完全停止出汗。」

杨佩钰也建议,实热的人建议是饮食口味要清淡些,少饮酒,保持情绪平稳,遇事不要急躁,降低出汗的机会和气味;若是体虚的人则要吃得营养均衡、睡眠充足。

而西医则包括局部使用止汗剂、吃抗胆碱药物(anticholinergics)或开刀,「抗胆碱药物能够抑制交感神经运做,但有尿路滞留、口干舌燥的副作用;开刀则是将神经抽掉,会有流汗代偿的问题,」柳朋驰说。

除了动刀,目前最新的手术,透过微波、能量加热的方式,使顶浆腺汗管萎缩,达到减少出汗的效果。志勋皮肤科诊所主治医师李勇毅指出,微波热能止汗效果极佳,虽然可能会有代偿问题,但不严重、也没有疤痕,恢复期短,「以往将神经抽掉后,会导致代偿问题、增加汗量,例如原本腋下要流100cc汗,但因为神经抽掉后会使汗量增加到140cc,因此其他部位的汗会增加;但微波热能不会有这样的问题,虽然也会有代偿问题,但总流汗量还是100cc,」李勇毅表示,一般建议做2次,但平均做1次就能减少50%以上的流汗量。

话虽如此,医师建议做止汗手术要先经过医师问诊,「有些多汗问题不一定是天生体质,也可能是其他疾病或心理因素造成,例如容易紧张、焦虑、恐慌、内分泌因素或甲状腺问题等等,」李勇毅指出,医师会先问病史及流汗情形,如果是其他疾病造成,那么将疾病治愈或控制、搭配止汗剂就能改善流汗问题,不一定要动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