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不撤守:陈长文》中华民国 仅此一家、绝无分号、无须加注!

台湾驻索马利兰代表处揭牌。(取自外交部脸书

近日两件事都与「中华民国」有关。其一,外交部去「中华民国化」,在官方脸书轻率明示本月索马利兰台湾代表处揭牌因未有「中华民国」国号而认为少了不必要的赘字、感到「酥胡」;其二,笔者重读去年底清华大学教授杨儒宾所撰《正视国府渡海迁台的日子》一文。对比之下,两者对于「中华民国」的解读与观感截然不同。在杨教授笔下是一个读书人对于中华民国近代史的忠实陈述并且替看似落难的「中华民国」打抱不平。

杨教授一针见血指出假如没有国府四度迁都,民国38年4月,南京广州;10月,广州迁重庆;11月,重庆迁成都,12月7日经行政院会决定从成都渡过大江大海到台北,历经比共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南渡至台北,便没有这部延续自民国35年起制定于南京、象征中国现代化的首部华人宪法;没有宪法便没有「政府组织」与「基本人权」,所有今日习以为常,宛如空气般的民主、自由、法治,将因中华民国之不存,而无以安傅。国府南渡代表中华民国得以永续,否则中华民国早已是历史名词,怎能不铭记在心?

中华民国在台湾的70余年,不乏扮演改变历史走向的要角,今年3月辞世的郝柏村参谋总长、前行政院长与上个月谢幕李登辉总统各是着例。郝先生象征「中华民国派」的典型,犹记当年为捍卫尊严而在辞去院长职务前高喊「中华民国万岁,消灭台独」的风骨,他是军人出身、历经抗战、国共内战坚守家园典范,一生致力于捍卫中华民国,清楚知道自己所效忠国家与历史文化

相较之下,李前总统或可说是民主化进程的承继者,延续先总统经国先生本土化路线,希冀这个李口中的「外来政权」能够被理解及融合。只是李前总统在宪政改革的过程里为德不卒,虽于民国80年通过《国家统一纲领》,赢得人民信任后却「突然」改变心意,忘了告诉人民贵为中华民国总统所服膺的国家永远都该是「中华民国」;随之而来的「戒急用忍」、「两国论」,造成两岸渐行渐远,让有心人士及政客们开始藉台湾之名而淡忘中华民国。

正本清源,摊开《中华民国宪法》不难发现,无论是国号或增修条文中「国家统一前」的宣示,均指明「中华民国」而非仅是「台湾」。「中华民国」传承自中华文化正统血脉,每当有心人士想借壳上市、以假换真时总教人痛心,讽刺的是时常主张「台湾国」就是「中华民国」之士,却是依据《中华民国宪法》所授予公权力执政者铁打的是衙门,流水的才是官,不应本末倒置!国名在历史、文化与法律上所具的正当性,怎能因政客的意识形态说变就变、要忘就忘?

无论喜欢不喜欢台湾的现状,更无关统独意识,「台湾是中华民国的一部分」是建构在中华民国宪政架构下千真万确的既定事实。因此,任何一个宣称「爱台湾的人」若没能有此正确认识,便是身为中华民国国民却不知中华民国历史与典章的无知之士。台湾当然重要,因为这是当年「明郑入台」、「国府南渡」的重要舞台,没有台湾就没有中华民国,有了台湾才让中华民国得以延续到永远,但台湾万万不可借「中华民国」的壳而喧宾夺主。

民初宪政史对某些人而言或许遥远,假如连我们自己是谁都无法清楚认识,则误敌为友、相煎太急戏码将一再上演。其实,先总统经国先生所言「我是台湾人,我也是中国人」,便清楚告诉我们不仅是台湾人,更是中华民国国民!我们应谨记经国先生的期许,不论先来后到、本省外省、台湾人大陆人,大家都是一家人。中华民国绝非赘字,是全华人象征民主、自由与法治不可变的基因(DNA)。

最后,针对蔡总统回应「赘字」风波:「中华民国绝对不会是赘字,要把中华民国台湾带到国际上去。」笔者以为现实或仍有待努力,但中华民国不仅仅只有台湾,更包括大陆!作为领导人不该轻忽自己的使命,应努力在国际舞台上争取身为中国人的金字招牌、正统老店、绝无分号,并理直气壮地表示中国就是中华民国。蔡总统的话只对了前半,更重要的是时常加注台湾两字会让人误会我们只是台湾而非中华民国,或许该忍痛拿掉的「赘字」是台湾!

(作者为法学教授、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