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探搜-升息循环近尾声… 美元暂别独强格局
(更多外汇探搜请扫QR Code)
2023年1月国际市场金融资产几乎全面走扬,股汇债波动度明显下滑,巿场投资氛围大幅改善,资金回流非美资产,美元避险需求同步降低。美元指数从高点105回测102,继2022年11月4日跌破50日均线支撑后,2023年1月9日与200日均线呈现死亡交叉,技术面进入偏弱势格局。
美元指数近期的走弱,对照市场资讯及金融资产价格面的转折可归因于中国大陆防疫解封、俄乌战争扩散风险降低,以及对美国联准会紧缩政策提前结束的预期。本行认为,在中国大陆解封后人民币逐步回升,欧元继续受制于地缘政治风险下,美元独强格局虽暂告一段落,但仍将受惠于高利美元抵御通膨的买盘,预计美元指数在2023年能缓步走稳。下列详细分析三项原因:
一、中国大陆防疫解封,研判人民币逐步回升
中国大陆防疫1,016天后解封,2022年11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释出放宽防疫相关计划的利多讯息带动人民币(美元兑人民币)从7.3大幅升值至6.7。防疫解封在外汇市场逐渐看到外溢效应,明显带动与中国经济高度连结的亚洲区域外汇及商品货币信心。中国今年1月放宽边境管制,首波旅游团客出境红名单包含多数东南亚国家,令东南亚国家货币表现短期优于东北亚国家;商品货币方面澳币及巴西币受惠于中国经济活动回升带动铁矿砂等原物料需求,年初至今外汇表现亮眼。
整体而言,中国政策转向与疫情共存之后,疫情如预期走向高峰并逐步回落,迎接兔年,重启与疫情共存的中国经济将逐步迈向常轨。不过中国家计资产负债表尚需时间修复,中国楼市困局难排,整体景气仍需官方宽松货币政策支持,因此美中利差很难在短时间内进入收敛的趋势,但景气差异将随中国大陆防疫解封后逐渐弥平,研判人民币走势逐步走向回升。
二、俄乌战争扩散性风险下降,但仍为欧元最大不确定性因素
自2022年9月始乌克兰军取得进展开始收复失土,而俄军在乌克兰东北卡尔可夫及南边赫尔松则节节败退,也让俄罗斯侵略其他东欧国家的机率降低,市场对战争扩散性风险下降的预期,促使欧元在去年第四季反弹。
然而欧洲经济在2023年仍将面临停滞性通膨风险,彭博社预期去年第四季欧元区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增率达高峰10%后逐季回落,今年第四季通膨率虽可望降至3.4%,但仍远高于欧洲央行目标之2%,同时2023年经济成长将趋近于0%,且多数欧洲国家陷入衰退的困境,欧洲央行单一货币政策却面临不同国家通膨压力,因此恐将继续牺牲经济成长来抑制通膨失控的风险。
近期欧元的反弹已接近2021年1月高点1.235至2022年9月低点0.9536黄金切割0.5(1.094)的下降趋势折返满足点,短线需要更多的催化剂来突破此荣枯分水岭,然而基本面恶化的风险仍高,加上乌俄战争暂无结束的迹象,地缘政治风险对欧元的影响仍为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三、高利持续提供美元良好的抵御通膨诱因
美国联准会紧缩政策计划性压抑景气奏效,服务业活动快速陷入衰退,景气与通膨齐头下行带动美元走弱,而其他主要国家货币紧缩政策抑制通膨亦有小幅的进展。
观察1月26日加拿大升息一码后,央行明确表态有意暂时停止升息,主因在于加拿大与多数成熟国家皆面临经济成长下行的相同的问题,加拿大为G7本波率先升息的国家,因此很有可能是各大央行转向提前暂停升息的讯号,与美国利差收敛的速度放缓可望舒缓近期美元走弱的态势,后续可观察各国实质利率与美国的差异,目前美国1年期实质利率高于欧日英,代表高利美元在目前各国通膨环境中仍持续提供良好的抵御通膨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