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邦椿院士的八大创新及原因分析
[导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列在首位。
郝建山 李朝峰
引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列在首位。在东北大学,有这样一位年届八旬的老人,数十年如一日沿着学术道路深耕不辍,同时坚持向更广泛的学科领域拓展探索,桃李天下、著作等身,他以八项过人成绩传递着创新理念。他就是该校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闻邦椿教授。
1.作为从事“振动利用工程”研究的第一人,同一行业的人公认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他是如何跋涉到科学高峰的?
2.在机械产品设计领域所完成的工作,除了八个方面的主要创新成果外,由他主编的《机械设计手册》系列堪称该行业的经典,如此浩繁的编写任务,他是怎么完成的?
3.他所从事的专业不是力学,也不是力学教授,但网上总有不少人称呼他是力学教育家,其原因是什么?
4.从未从事过哲学方面的专门研究,却总结出古今中外书刊中未见到过的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并撰写了20多本科学方法论著作,取得如此成绩,原因何在?
5. 86岁高龄,身体依然健朗,完全能独立和正常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他能保持良好身体状况的秘诀是什么?
6.70岁以后所完成的工作,竟超过70岁前的工作一倍还要多,如此多的工作任务是怎样完成的?
7.上世纪70年代,他完成第一本著作时花费了7年时间,而今1年就撰写出7本著作,是什么原因让他有如此高的工作效率?
8.截至目前,他已撰写72本著作、教材、论文集和手册,如此丰硕的成果实属罕见,他是如何完成这么多著作撰写工作的?
有人说,闻院士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既然是“谜”,就能找到答案。今天让我们走近他,
尝试破解伴随在他奋斗人生历程中的一个个“谜”。
一、创建新学,服务社会
闻邦椿院士作为振动利用工程领域的著名专家,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一成就的取得与他刻苦钻研、坚持创新密不可分。
1955年大学毕业后,当时东北工学院来了一位苏联专家,给闻邦椿创造了良好机遇。他牢牢把握良机,全身心投入到机械振动的学习和研究之中,他将如何利用振动为人类造福作为主攻方向。在此后的30多年时间的研究工作中,他首先提出了“振动利用工程”的新概念,构建了“振动利用工程”新学科的理论框架,为振动利用工程学科的若干分支提供了设计与计算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了工程中诸多难题和国家急需解决的一些重大科学技术问题,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奖励。
在这一新学科的研究中,他实现8个方面的创新:
1.研究了新原理。提出了概率等厚筛分的新原理,将概率筛分原理和等厚筛分原理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集概率筛分和等厚筛分原理优点的概率等厚筛分新原理;还利用振动同步传动原理实现对物料进行破碎的新工艺。
2.发明了新机构。研究出10余种新机构,如激振器偏转式自同步非共振新机构、惯性共振式双质体近共振新机构、双激振器振动破碎机的新机构、不对称弹性力的双质体非线性近共振新机构、平衡加隔振振动输送的新机构。
3.建立了新模型。提出了10多个非线性动力学新模型,例如惯性力项为非线性的动力学模型、不对称软式分段线性动力学模型、硬软复合式分段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段慢变的非线性的动力学模型、双参数慢变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等。
4.发展了新理论。研究并提出了多种理论,如物料运动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单质体或多质体系统的硬式、软式、复合形式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等,弹性元件为非线性的各类非线性振动系统、带滞回阻尼力的非线性系统、具有冲击和摩擦的非线性振动系统的理论等。
5.研发了新技术。如大长度振动输送机常常会出现弹性弯曲振动,为预防出现弹性弯曲振动,研究出一种可以减轻或消除弯曲振动新技术;在自同步振动机上实现振动同步传动和在大型振动筛上采用控制方法实现同向回转控制同步的新技术等。
6.提出了新方法。提出了以功能优化设计、动态优化设计、智能优化设计、可视优化设计及特殊性能优化为核心内容的“1+3+X”的综合设计方法,同时提出了以非线性动力学为基础的深层次动态设计方法。
7.研制了新机器。研究成功如惯性共振概率新筛机、激振器偏转式大型冷矿振动筛、平衡加隔振的大长度振动输送机、自同步振动放矿机、双激振器自同步振动破碎机、750吨振动沉拔桩机、新型振动压路机、近共振工作的自同步振动离心脱水机等10余种新机器。
8.创建了新学科。由于取得了前面的这些成果,再加上我国许多企业同学校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的协作关系,处理好知识产权与技术垄断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我国对 “振动利用工程”新学科的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这一方面撰写和出版了中英语著作和论文集10余种,图1列出8种。
二、立足本职,开拓创新
作为闻邦椿院士的本专业的主攻方向,即在机械设计及理论的研究中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在产品设计理论和方法方面取得了8个方面的创新成果。
1.对国内外70多种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分类。100多年来,为了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国内外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提出了70多种设计理论和方法,但一直没有人对这么多的方法进行分类,2003年在“机械工程学报”创刊50周年时他所发表的论文中将设计理论和方法分为7大类,即:设计思想类、设计目标类、设计环境类、设计程序类、设计内容类、设计措施类和综合类。这为设计理论和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必要条件。
2.提出了和谐设计的新概念并阐明其内涵。和谐设计是在绿色设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绿色设计讲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将绿色设计扩展为和谐设计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要将环境保护扩展到社会领域,环境信息的调研来自自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国内与国际、社会与自然、政治与经济及文化、集体与个人等;产品的调研除自然环境外,还应该考虑政治、经济、法律、市场、技术及资金等社会环境因素对产品研发及设计的影响,产品研发及设计除要搞好同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还应搞好同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
3.扩展了动态优化设计的内涵。传统的动态优化设计法是以线性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的动态优化设计。过去撰写的动态优化设计有关书籍一般所研究的是如何消除振动,而闻邦椿院士将动态优化设计扩展到如何更好地利用振动,在国际上创建了“振动利用工程”新学科,扩展了动态优化设计的内涵。
4.提出了深层次动态设计的概念并阐明了其含义。对于那些工作在非线性动力学条件下的机械,如航空发动机、汽轮机组,大型离心压缩机等,若采用线性动力学理论来处理产品的设计问题,不仅会有较大的误差,甚至会发生质的错误,因此,设计时应该考虑其时变特性、强非线性特性、不确定性、高维与强耦合特性、多参数或多变量的特性等。对于这类问题的处理是相当复杂的,常常需要应用多变量、多参数的非线性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予以解决。因此,提出深层次动态设计的概念及其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5.提出了以动态优化、智能化和可视化为核心内容的三化设计法或三优设计法。对于机器功能已经确定的设备,如航空发动机、汽轮机等,其功能已经确定,对这些机器只要对其性能进行优化设计即可,为此提出了针对3方面性能优化的三化设计法,即针对结构性能:安全、可靠、耐用、外形美观等;工作性能:有实际的工效、工作稳定、指标优越等;制造性能:较好的工艺性、较短的生产周期、较低的制造成本等。三化设计法为产品设计提供了十分明确的目标和内容。
6. 研究并提出了基于系统工程的产品综合设计法。基于系统工程的综合设计有以下4个阶段:调研阶段:其工作内容包括用户需求调研、产品环境调研和产品风险调研,即3I调研;规划阶段:其工作内容包括设计目标规划、设计思想规划、设计环境规划、设计流程规划、设计内容规划、设计方法规划和设计质量检验与评估的规划等,即7D规划;实施阶段:1+3+X系统化设计,包括功能设计1、面向产品的结构设计、使用性能和制造性能的设计3,以及面向特殊性能的设计X;设计质量的检验和评估阶段:如用理论方法、专家系统、试验方法、经验方法和用户信息反馈法进行检验和评估,即5A检验。在目前的产品设计中假如不综合运用科学工作者提出的各种设计方法,要想达到良好的设计质量是不可能的。
7.阐明了顶层设计的概念和内涵。7D规划包括设计目标(DO)、设计思想或设计理念(DI)、设计环境(DE)、设计过程(DP)、设计内容(DC)、设计方法(DM)和设计质量检验(DA),即称为7D规划,也称为顶层设计,为此,闻邦椿教授专门撰写了顶层设计的专著。
8.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作指导的系统化设计的概念及其设计理论和方法。产品系统化设计是对基于系统工程的综合设计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它涵盖了4个理想的设计阶段:调研和选题、对任务的剖析和规划、规划的执行和科学实施、设计质量的检验和评估;其中第3个阶段是科学实施阶段,即用1+3+X的综合设计法中的5优(5 Optimization)设计或对产品进行具体的5 O系统化设计,这5项内容是功能优化设计、结构性能优化设计、使用性能优化设计、制造性能优化设计、特殊性能的优化设计;此外,在系统化设计过程中特别强调要运用科学发发展观和科学方法论来指导设计工作。
在这一领域共撰写和出版著作和手册10余种,图2列出8种著作。
在此基础上,他还组织编撰了大型设计工具书《机械设计手册》系列。包括:2010年出版的《机械设计手册》(第5版、6卷本)(图3)、2012年出版的《现代机械设计师手册》(上、下册)、2015年出版的《现代机械设计实用手册》(1卷本)(图4)、2015年出版的《机械设计手册》(第5版、单行本共22个分册)、2016年底或2017年初计划出版的《机械设计手册》(第6版,7卷本),总计5部手册,共16卷。其中《机械设计手册》(第5版)曾于2013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4年获中国政府出版奖的提名奖。
上述这些创造性成果的取得及其工作量之大是目前机械设计与理论领域其他人无法取代和完成的,在国际的同行中也尚属罕见。
三、学科交融,促进发展
闻邦椿院士作为从事机械产品设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家,他的研究方向之一是振动学和机械工程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振动利用工程”,另一方面,还从事有害振动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振动正是力学研究的一个分支,闻邦椿院士在网上博得“力学教育家”的美名,这是与他在振动领域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密不可分的:
1.创建了振动利用工程新学科,奠定了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并将研究结果广泛应用于工程中,取得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一领域他曾撰写了10多本专著,使我国对这一学科的研究到国际领先水平。
2.对同步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将振动同步扩展为控制同步、复合同步、广义同步,还提出了振动同步传动的新概念,发展了振动同步传动的理论及其应用,并撰写出版了中英文专著。这一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3.对故障旋转机械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阐明了故障发生和发展的慢变和突变过程及其特点,对其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分段慢变和双参数慢变的理论,还最先提出了灰色诊断的理论,并提出用2次启动进行动平衡的理论和技术,撰写了2本专著。
4.将非线性振动理论应用于工程实际,应用于有用振动的利用和有害振动的控制,写出了国际上第一本内容丰富的《工程非线性振动》的专门著作。
此外,在教材的编写的工作中,他主编了大学本科生的振动教材《机械振动学》及研究生的机械振动教材《机械振理论与应用》,在国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振动利用和控制领域,共写出14本中英文专著(表1),其中有两种著作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他还分别获得了两个著名出版社的著名作者奖和最具影响力的作者奖。
表1 闻邦椿院士撰写的振动利用与控制方面著作
序号论著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
1《振动机械的理论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2《振动筛、振动给料机、振动输送机的设计与调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3《高等转子动力学:理论、技术与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机械振动学》(第一版,第二版)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2011
5《振动机械的理论与动态设计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6《非线性振动理论中的解析方法及工程应用》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
7《机械系统的振动同步与控制同步》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8《故障旋转机械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与试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9《振动利用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0《工程非线性振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1《机械振动理论及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2《Vibratory Synchronization and Controlled Synchronization in Engineering》Beijing:Science Press2009
13《Theory and Techniques of Vibrating Machinery and Their Applications》Beijing:Science Press2010
14《现代振动筛分技术及设备设计》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3
四、文理渗透,彰显成效
闻邦椿院士不是从事哲学研究的学者,但他在治学过程中强调文理渗透,尤其注重科学方法论的应用和归纳。他总结出了古今中外书刊中未曾见到过的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还撰写了22本科学方法论著作,为各类人群掌握和运用好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做出积极贡献(表2)。
闻院士在短短几年内写出如此之多的科学方法论著作,旨在将科学方法论推广到全社会,让更多人能掌握和运用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提高他们从事工作的成功概率和效益,进而为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创造出更高的效益。
表2 闻邦椿院士撰写的方法论著作
序号论著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
1《成功做事方法论:现代成功学浅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从追逐梦想到实现梦想》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3《产品设计方法学:兼论产品的顶层设计和系统化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4《现代成功学:谈做人、做事、做学问》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5《顶层设计 原理 方法 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6《学位论文撰写方法学:怎样写好硕士和博士论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7《科技创新方法论浅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8《实用科学方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9《方法论浅谈》(适用于小学生)北京--:时代教育出版社2015
10《方法论浅读》(适用于初中生)北京:时代教育出版社2015
11《方法论浅议》(适用于普通高中学生)北京:时代教育出版社2015
12《方法论浅析》(适用于职业高中学生)北京:时代教育出版社2015
13《方法论细谈》(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北京:时代教育出版社2015
14《方法论细读》(适用于大学本科院校学生)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5
15《方法论详析》(适用于研究生)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5
16《方法论导引》(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5
17《创新创业方法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18《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19《科学方法论 体系 规则 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20《科技哲学方法论浅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1《创新设计方法论浅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2《系统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五、预防为先,健身有方
闻邦椿院士已经86岁高龄,但他依旧健朗如昔,无需别人特殊照顾,每天仍能正常地学习、工作和生活。闻院士的健康秘诀,得益于他的积极思考,善于总结,勤于实践。由于采取积极预防的措施,他近10年没有患过感冒,这应该是生活中一个奇迹。。
年轻时,他曾患淋巴结核,饱受病痛让他萌发为科学技术发展做出贡献的理想;10年前,他经常患感冒,倍感苦恼,促使他积极探索预防感冒的方法。当他发觉感冒征兆时,便采取及早服用板兰根冲剂以遏止病情发展,一小时后,如发现没有好转,可再服用一包,一般最多3次,即可预防感冒。最近总结出另一种预防感冒的方法,将50-60摄氏度温水用手在鼻孔附近轻轻摩擦两下,如此进行10余次,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按照前述方法,近几年他的家人也没有患过1次感冒。
除此以外,他对其他疾病也采取了积极预防的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目前他眼不花,耳不聋,腿不瘸,他没有高血压,没有心脏病,没有糖尿病,他经常说他自己“六个没有”。此外,他特别重视交通等方面安全防范,只有保证健康的身体和生命的存在,才能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六、孜孜不倦 意在奉献
闻邦椿院士令人钦佩的是,他70岁以后所完成的工作竟超过70岁以前1倍还多(表3)。
表3 70岁以前和70岁以后取得成果的比较
完成的工作70岁以前70岁以后
已取得博士和硕士学位的研究生80人132人
撰写的著作和论文集等5本52本
省部级一、二等以上的奖励和国家奖10项,2项14项,4项
申请的专利7项12项
每年发表的论文数2.5篇/年3.4篇/年
表中的数据表明,在培养博士生与硕士生数量、撰写的著作与论文集、获得省部级一、二等奖以上的奖励及国家级奖、申请专利数量、年均发表论文数量等方面,在70岁后都远远超过70岁前的,这一结果令人深思。
闻邦椿院士所做的大量工作是在他达到退休年龄后所完成的,这是他对社会额外的贡献,可以这样说,他一生所创造的价值已经超过了他应该创造的价值的1倍还要多。闻院士把这归因于健康的身体和科学方法论的应用,在他看来,只有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坚持运用科学方法论指导学习、工作和生活,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最大程度的实现自我价值,谱写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壮丽篇章。
七、治学有方,硕果累累
20世纪70年代,闻邦椿院士花费了整整7年时间撰写出了他的第一本“振动利用工程”方面的专著《振动机械的理论与应用》,总结了10余年来在该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而在最近,他写书的重点是科学方法论在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的应用,去年总计撰写了12本著作,今年总计完成了7本著作的撰写任务。
他之所以能够撰写出这么多的著作,根本原因在于他曾承担大量的科研和教学任务,从而取得了
丰硕的科研和教学成果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在科研方面,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973和863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专项及横向项目数十项,并参与完成了国家985及211工程的建设;在教学方面,曾承担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书育人的繁重任务,他以全部精力投入到这些工作中。加之,他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每年写出多本著作并非难事。
特别是他总结出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该体系和规则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任何人做事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为什么,即Why?;内涵是什么,即What?;如何做,即How?——这就是做事的3大核心要素,假如离开这3大要素来讨论成功和高效,无异于空谈;接着,就应该考虑影响成功和高效做事的主观、客观及动态因素,使其发挥积极作用;再者,所有工作都应该在科学哲学思想指导下来完成。以上就构成了科学方法论科学的和完整的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图5)。
接着,他从科学方法论的体系中归纳出以下的四方面、十二对要素,即:
科学方法论的核心3要素:
1. 目的和要求。成功和高效做事,要有明确目的,要了解做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任何事都要有正确的思想I、良好的质量Q、较低的成本C、较短的时间T、良好的环保E、方便的服务S等。
2.任务和态度。有了明确的目标,就要通过切实的内容予以实现,任务是实现目标的基础。内部因素中的4个要素:
3. 步骤和方法。采用合理的步骤和运用先进的科学的方法可以使所做的事有效地完成,可以很好地实现做事的六项要求。
运用科学方法论可取得的效果
主观因素:
1.思想与品德; 2.知识与能力;
3.健康与生命; 4..毅力与战术。
指导思想
1.要“以人为本”
2.全面性和系统性
3.实践性与科学性
4.继承性与创新性
5.协调性与稳定性
6.持续性与长期性
动态因素
1.不断学习 学用结合
2.经常检查 定期总结
客观因素:1.机遇与挑战;2.环境与协调;3. 条件与利用。
图5 科学方法论的体系
目的
内容
方法
要求
态度
步骤
1调研
2规划
3实施
4检验
1正确思想
2良好质量
3低成本
4短工期
5满足环保
6良好服务
1勤奋
2求实
3开拓
4创新
运用科学方法论可获得的效果
提高了做事的成功概率,并可获取做事的最高效益
内部因素中的4个要素:
4.思想和品德。一个人或集体要想把工作做好,并获取高的效益,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良好的品德、正确的学风和作风及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成功和高效完成任务的基础。
5.知识和能力。做任何事情必须首先要了解和掌握所承担任务的特点及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同时,还要具备各方面的能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6.健康和生命。做任何工作都要有健康的身体,这是保证完成任务的前提,没有良好的身体条件,就难以完成工作并取得好的业绩;生命是最宝贵的,没有了生命,成功和高效做事是一句空话。
7.毅力和战术。做任何事都会碰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要有坚韧的毅力,要有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同时还要采取合理的战略战术。
外部因素中的3个要素:
8.机遇和挑战。任何工作都必须重视机遇,机遇是难能可贵的,没有合适的时机,很难取得成功,要千方百计地去寻找良好的机遇,有了机遇,就必须紧紧地抓住它,接受机遇的挑战。
9.环境和协调(包括保护和利用)。对各种环境既要加以保护,还要充分的利用。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让环境在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做事不能对环境造成破坏及产生不良影响。
10.条件和利用。工作的外部条件十分重要,相关的人、财、物等外部因素在许可情况下,应该最大限度地让它发挥作用,使外部条件对工作产生积极和有利的影响。
动态因素中的2个要素:
11.学习和运用。在任何工作过程中,都要不断地学习,学以致用。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并将所学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使它们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12.检查总结和提高。做任何工作都要经常进行检查,要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工作得以顺利地开展;要定期总结经验和教训,使下一步工作少走弯路。
同时,还要坚持在科学哲学思想指导下完成各项任务。科学哲学思想有以下6个特点:要“以人为本”、要重视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继承性和创新性、协调性和稳定性、可持续性和长期性,而这正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高度契合。
闻邦椿院士所提出的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是他对自己几十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实践的总结和归纳,源自他自身长期实践和丰富经验的积累,独具特色,自成一家,具有高度的完整性与科学性,这应该是对科学哲学方法论或者说对科学哲学的重大贡献。
八、志向高远,著作等身
截至目前,闻邦椿院士已撰写出了72本著作、教材、论文集和手册,其中57本书是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撰写这么多的著作无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不仅归因于他业精于勤的治学作风,更得益于他广阔的思路和构想。
在这72本著作中,包括传记类5本,方法论类21本,振动和动力学类14本,产品设计类9本,手册类共5本,论文集类10本,其他方面的著作8本,这些著作对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他目前还有以下一些构想:
1.要继续重视和维持自己身体健康,这是生活之所需,想要继续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身体健康是前提条件。
2.在撰写书籍方面,假如身体健康的话,在未来几年中,争取突破80本、90本,甚至100本的写书记录。曾有过要创造理工科学者写书的吉尼斯记录之梦想。
3.倡议要尽最大努力将科学方法论推广和普及到全社会,让更多人能掌握和运用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来指导学习、工作和生活,提高其成功概率和效益,进而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4.建议将科学方法的体系和规则作为共性核心知识融入到专家系统的知识库中,这可为专家系统的有效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还会加快专家系统在我国的推广应用,进而加速经济发展的进程。
5.构想利用科学方法论体系和规则及专家系统创建服务中心,协助有些企事业单位及个人,使他们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并向最优方向转化,以及创建以专家系统为内涵的人工智能决策系统,协助有关部门提供最优决策。
上述构想体现了闻院士的雄心壮志,更折射出他造福社会的恢弘理想:以专业领域高深造诣推动科技进步,以独创的科学方法论助力社会发展。
多个媒体都曾报道:闻邦椿院士不仅是一位闻名遐迩的工程科学家、一位桃李满园的教育家,更是一位充满智慧的思想家。任尔风云变幻,谋的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始终不忘初心,想的是传承变革与创新。教则闻济于百徒,授则兴邦于天下。年届八旬,诲人不倦;创新路上,且行且歌。
结语
闻邦椿院士所以能取得上述这些创新性成果,其原因可归结为科学方法论规则的有效运用:
1. 他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要在所完成科研和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将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总结出
来,撰写成书籍出版,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
2.他通过切实的任务去实现所确立的理想和目标。他曾承担大量的科研和教学任务。科研方面,
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3和863项目及横向项目等数十项;教学方面,曾承担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书育人的繁重任务,面对切实和具体的任务,他以全部精力投入到这些工作中。
3.他巧妙地运用了科学的方法,特别是十分重视在科学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科学方法论的体
系和规则及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去学习、工作和生活。
4.他充分发挥了主观潜能,培育并确立了良好的思想和品德,掌握了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培
育了各种能力,保持了健康的身体并重视人身的安全,他有坚韧的毅力和采用合理的战略战术。
5.他充分考虑和利用三个外部因素;机遇、环境和条件,特别是重视机遇的抓取和利用、协调好同环境的关系、充分利用好各种条件。
6.他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并予以充分利用,还十分重视对工作的检查和总结,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向更高水平方向发展。
7.他善于用科学哲学或更具体地说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指导一切工作,应“以人为本”,应重视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继承性和创新性、协调性和稳定性、可持续性和长期性。
上述几点就是他对提出的科学方法论体系和规则的具体实践,也是他取得八大创新的原由。由此还可以证明,运用好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可大大提高创新与创业的成功概率及其效率和效益。
闻邦椿教授简历
闻邦椿,中国科学院院士,1930年9月生于浙江杭州,原籍浙江温岭。现为东北大学教授,辽宁省创意产业协会会长,曾任东北大学“重大机械装备设计与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985工程建设的首席教授,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国际转子动力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机器理论与机构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委员。曾任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3、4届机械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振动工程学报》主编,《机械工程学报》等多种杂志编委,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大连理工大学“工程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20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及北京吉利大学校长等职。
闻邦椿先生已经取得累累成果:撰写著作、教材、论文集72本,有2本著作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主编的六卷本《机械设计手册》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及中国出版政府奖的提名奖,并于2009年获科学出版社的著名作者奖,于2012年获机械工业出版社最具影响力的作者奖。他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项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际奖2项、省部级一、二等以上奖励20余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228人,本科生数以千计。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30余项,获批专利20余项,被授予了光华工程科技奖及在全国“振动利用工程”会议上大会授予他该领域的“终身成就奖”。在国内多种名人录及名人辞典中和世界多种名人录,如Who is Who in the World 中已载入了他的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