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级保障」大法官可审查个案 学者忧成「第四审」

司法院长许宗力。(图/记者翁嫆琄摄)

政治中心综合报导

司改国是会议第二组6日上午举行第二次开会,通过推动「裁判宪法审查制度大法官未来可审查确定裁判中的见解是否违宪;这是国是会议第一项完成决议的提案,虽然变革70年的大法官释宪制度,却也让人担心会再度拖延诉讼时程

司法院长许宗力举例「嘿嘿嘿」案,前副总统吕秀莲控告《新新闻》,后来也胜诉获得登报道歉;他认为,道歉是一种言论,判决道歉是否侵害言论自由,就交由大法官提出宪法层面的解释。

不过,学者担心,「宪法级」的救济途径会让三级三审制出现「第四审」,在国人缠讼的特性下,能获得许可的占比极低,而且通常是拥有政治权势之人;另外,「第四审」该采用何种审理方式,如果用事实审,无疑大大加重工作量耗时审理,改用法律审又无法做到总统蔡英文的「平反冤案」。

至于方案上路时程,国是会议筹委会副执行秘书林峰正表示,总结会议在6月底召开,并且尊重分组会议的决定,如果有不同意见才会有增补或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