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不藏私 封关前选股分享!
【文/方亚申】
台股经过大立光法说会后股价大涨,一度令市场有利空出尽的感觉;惟从去年下半年美中贸易大战开始,不少厂商抢先出货,今年第一季将面临营收可能下降的压力。美国经济情况还好,但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与日俱增;加上苹果调降财测,预告销售不会好,台湾厂商面临经济情况的大变化,似乎不会预期第一季业绩会有大逆转出现,从半导体到下游代工都将受影响;此外,国际油价近期虽反弹,但也只来到五二美元上下震荡,与去年同期相较,在基期愈来愈高下,业绩展望也不甚佳。
基本面干扰因素相当多,最近不少数据出笼,更验证今年全球景气须小心应对。具最新的OECD主要预测未来六~九个月全球景气的转折趋势,该指标去年初起便缓步下降,最新的去年十一月数据再度下降到约九九.三二,明显低于去年七月的九九.八六;OECD特别点名美国及德国,表示之前出现的动能减缓「初步信号」,现在已经获得证实。美国虽然去年十二月就业报告仍强劲,但ISM制造业指数却降到两年低点,房市也持续降温;欧元区的德国更出现经济将陷入衰退的风险,即去年第三、四季经济都萎缩;义大利经济同样堪忧,法国街头示威也打击经济成长。
三王获利不易超过去年
最重要的是中国,美中贸易战去年七月爆发后的前几个月,因企业抢出口,大陆出口基本还能维持两位数增长。但去年十一月,大陆出口年增率就陡降至五.四%;进口增速也大降至三%,为二○一六年十一月以来最低值;十二月进出口更进一步恶化,出口比上年同期剧减四.四%,以美元计算是一六年来最低额,显示美中贸易紧张的影响已经表现在经济数据上。这是进一步确认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今年大陆将面临巨大贸易压力,货币宽松仍需加码,连总理李克强就说出要抓紧神经过日子一类的话。
惟,美中贸易战使得中国经济大受影响,对于接下来月底美中会谈提供缓解机会,也就是中国将加大放宽外资进入,就像在公布去年十二月进出口皆墨下,大陆国家外管局马上公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A股总额度将由一千五百亿美元翻倍至三千亿美元。当然美方最后最大令牌就是要中国保护智慧财产权,月底双方谈判,在基本数据越差中越可能达成协议,尤其美国政府关门时间已创历史纪录,也势必会影响到民间消费,若双方都有台阶下,倒是对全球下行的经济有较正面作用。
不过美国这次长达十年的经济好光景,使得基期相对较高,若企业获利有风吹草动,也将影响股市,即将到来的美国去年第四季企业财报公布,将是小菜一碟,第一季以后企业营运才是焦点。而美中即使和谈,但是欧美封杀中国科技业似乎是潮流所趋,尤其在5G部分;相对中国地区对于苹果销售已呈现衰退,苹果日前下修首季财测,引发苹果供应链股价下挫,总市值跌至第四名,且今年科技股反弹,苹果几乎未弹。苹果不好,台湾一向以苹果供应链自居,包括权值股台积电、营收王鸿海、股王大立光等三王都在苹果「光环」之下,苹果可能再次下修销售目标,那么三王获利要超过去年似乎不容易了。虽然大立光法说会后以利空出尽弹升反映,但股价最终还是要业绩支撑,若无业绩也弹不远,顶多只能防守;相同情况也可能出现在台积电上,最近包括向来预估准确率高的外资摩根士丹利在上周率先下调全球晶圆代工大厂台积电目标价,引发多家外资跟进调降,本周又出现摩根士丹利下修记忆体及矽晶圆评等,认为环球晶股价净值比约二.七倍,相对日厂Sumco的一.二倍还有偏「贵」之虞,跌势恐还没完。
台股仍是中小型股天下
半导体杂音多,而油价下跌,台塑四宝获利将不如去年的超过两千一百亿元,大立光及鸿海也较难超过去年获利,加上被动元件好景不再、金控业海外收益也可能不如去年,几乎占上市柜公司获利三~四成的公司获利展望疲弱,台股要超过去年的一一七二○点似乎就相当难了。
所幸经过去年第四季从新兴市场到欧美股市都跌过一轮,基期相对降低,投资机构现金相对较多,所以开年以来包括印度、印尼、菲律宾、巴西等新兴市场股市都站上年线,较弱的则属于欧洲及美国加上中国及日本都还在季线之下,不过本周弱势的的韩国已提前拉过季线,台股年初一度出现九三一八新低点,但也跟着拉过季线。看来现阶段股市似乎对于利空先以出尽反映,只要美中两大国股市止稳以及谈判有些许结果,那么第一季还是有往常的法人资金重新入市行情。且目前台股周线KD值才交叉向上不久,有利时间波反弹。只是若无量上档空间不必寄望太大,一○二○○点以上将有颈线大压力;换句话说,还是中小型股天下。(全文未完)
全文及图表请见《先探投资周刊2022期》便利商店及各大书店均有贩售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当期内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