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合并是生技转型的万灵丹?

【文/徐玉君

上周,安成药将被收购私有化下市及集团旗下公司合并的讯息,虽然没有掀起惊滔骇浪,却也让国内生技话题又多了起来,尤其艾威群美时合并入股的开花结果效益几乎占满媒体版面,那么,合并真的会是生技业转型万灵丹吗?

安成药创生技私有化首例

笔者于二○三○期的《焦点议题》中,就艾威群之于美时的指标性意义,探讨国内生技业国际杯应有的省思结论是生技公司与国际企业的策略合作或并购,相较于集团内部的整并效益或许会强上许多。如今,安成药透过集团内部的加陈药业收购下市,董事长陈志明的长期考量是甚么?如果真的只是到其他市场挂牌筹资,那就真的不是陈志明了。

要说陈志明的口袋有多深,众所皆知,他在美国两度创业成就数百亿元身价,不缺在资本市场募资这回事,只是当时顶着学名药四大天王之一的光环回台挂牌,却在上柜六年的时间中,没有交出获利成绩单,这个结果势必让陈志明如鲠在喉,只是以这样一个在学名药领域有着数十年经验的老船长,因为市场的竞争加剧、法规趋严,而面对非转型不可的私有化下市决定,显见学名药市场已经进入另一个更严苛的阶段。

先是整个药品市场的生态变化,尤其美FDA于二○一四年更改部分游戏规则(增加药品上市前送审的批次,由三次增到四次),再者一六年原料专利悬崖,让原本想要大赚一笔的学名药厂,忽略原料药厂透过专利诉讼,就能将学名药厂拒之门外,尤其美国,只要原料药厂透过控告原料药专利侵权,就可使得学名药的批准自动推迟三○个月;此外,专利药厂为了延长专利时间,在专利未到期前也会先授权给学名药厂(AG)销售抢市占,为了抢市占药厂也向下游通路进行整并,这样的趋势,让整个学名药市场增加了原厂药的竞争,以及利润被压缩的窘境

因应市场、政策的转变

再者是政策面,FDA推行加速审查法规,让一八年FDA核准的药品创下历史新高,尽管药证取得速度加快;反过来说,也是竞争者加剧的象征,既有的产品线很快就会面对新进者挑战,导致价格加速下跌。且近年来美国前二○大畅销药,超过十个属于生物药,并占了畅销药销售金额的七成,再抢大药的学名药机会财不再,除非能发展出新剂型、新适应症甚至新药

面临这么严苛的市场变化,眼前的学名药厂确实都在积极拚转型,安成药的下市,目的或许就是为了寻求转型的契机,然转型必得需要大笔资金挹注,是否因此担心一般小股东陷于风险中,所以才自己买回自家股权,并且让转型决策有较大、较快的执行力,这些恐怕还要再观察陈志明的下一步。(全文未完)

全文及图表请见《先探投资周刊2032期》便利商店及各大书店均有贩售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当期内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