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为何「德国之声」可逼出「统一叛国论」?

▲「德国之声」的真正企图,在于探知选后台湾的走向,是反中还是亲中?(合成照/记者李毓康摄)

雁默/自由撰稿人

民进党国际部公开说「支持统一就是叛国」,身为一个统派,理应义愤填膺,但我的直觉反应却是拍手叫好。诚实的政治说辞应该被加码鼓励,人民乐见政客说实话,因为台湾人被骗太久。

相较之下,蔡英文立马灭火,再三澄清,才是可耻的欺骗。

支持统一是叛国?此论根本不值一驳,论宪法精神,此论明确违宪,论现实处境,也只有民进党执政时,两岸政治才会水火不容,让「统一」成为被禁锢的主张。「德国之声」一刀划开这个绿色禁忌,蓝色忧郁,让真相曝光,也算功德一件。

除了专访民进党林静仪,此前「德国之声」也专访过张善政,两个专访充分暴露蓝绿各自的内在矛盾,显见这个德国自由派媒体是有备而来,专门挑刺。绿营的天生矛盾在于政党主张的违宪,蓝营内部则连整齐一致的两岸主张都没有。林静仪的实话委实可笑,张善政的说辞也不遑多让,因为蓝绿都早已冰封中华民国宪法,差别只在于一个想毁宪,另一个想逃避宪法精神。

不过,要问谁的回答比较草包,林静仪的专业程度与政治智商令人傻眼,对外媒刻意的见缝插针毫无防备,不自觉和盘托出,张善政的回答虽也显傻,但至少还懂得避开敏感性过高的提问。

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林静仪说了实话,而在于她为何敢说实话?尤其在投票日已逼近的此刻。在选举期间,民进党敢说实话的人目前看来只有两个,另一个是陈师孟

敢说实话的,通常没有选票压力,至少不是自己在选,陈林二人皆然。再者,就是对选情很有自信,自认有大把选票可供浪费。三者,就是压根不信选民有智商可明辨是非。四者,就是国际视野几近于零,搞不清楚台湾这次选举的国际敏感性,也不认为民进党政权延续将带来地缘政治恶果

「德国之声」的真正企图,在于探知选后台湾的走向,是反中还是亲中?若是前者两岸关系会不会更形恶化?若是后者,台美关系又可能会有什么转变?对于中美所代表的两大阵营而言,台湾是双方代理人战争里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毕竟台湾是中国的核心利益

是的,与其说「德国之声」关心的是台湾,不如说他们在意的是中国。对西方而言,台湾问题与香港问题一样,都是「中国问题」,因此「德国之声」专访蓝绿政治人物,所挑的刺,说到底都是中国的刺。

林静仪所给的答案,应该不会让「德国之声」感到意外,因为民进党在两岸问题上的内在矛盾并不是新闻,只是始终遮遮掩掩,语焉不详,在政治禁忌下,媒体若能诱导出实话,就是漂亮达标。「德国之声」在台港这个中国之肉中刺上,取得了他们想要的答案,并明显优于其他西方主流媒体。此前,这个媒体还以同样犀利的问题,凸显了港独青年的自我矛盾与肤浅短视。

「德国之声」得到的答案是,民进党显然在两岸问题上毫无积极对策,只能看美国脸色随机行事国民党则自乱阵脚,过往马英九的「等距战略」在当前的国际氛围下,已不敷使用,国民党却仍未摸索出一个悠游于中美之间,得以安然无事的位置。

台湾人应该知道的是,「德国之声」是一个标准的自由派媒体,亦是一个坚决反共的媒体,他们会将西方传统价值凌驾于德国务实的国家利益之上,敦促德国政府回到反共的立场,与社会主义国家保持敌对。而与其他西方自由派主流媒体一样,也有双重标准的毛病,这是「价值控」根深蒂固的缺陷,务虚当有趣。

因此对「德国之声」而言,台港的「反中性格」必须被高举,但基于德国人务实的民族性,台港反中势力的虚实,也不能不深刻挖掘,以了解中国周边的西方堡垒,是否还靠得住。这是「德国之声」与「纽约时报」,BBC不太一样的地方,后两者对台港的关注度不如前者,因此报导只流于表面而抓不到本质。

「德国之声」得以长驱直入,逼出「支持统一就是叛国」这种绿色实话,肇因于台湾精英阶层对西方自由派价值的五体投地,致使整个社会失去对西方价值伪善的批判能力。对民进党这种长期俯首于西方价值的政党而言,面对「德国之声」这种自由派,理所当然大开绿灯「聊得尽兴」,他们的失策在于让草包受访,而他们的困境在于,党内草包太多,连打理国际门面的合适人选都推不出来。

▲「德国之声」得到的答案是,民进党显然在两岸问题上毫无积极对策,只能看美国脸色随机行事。国民党则自乱阵脚,过往马英九的「等距战略」在当前的国际氛围下,已不敷使用,国民党却仍未摸索出一个悠游于中美之间,得以安然无事的位置。(图/记者林敬旻摄)

当「德国之声」逼问类似「废死」这种人权问题时,林静仪仿佛在嘴里塞了自己的拳头,嚅嗫闪躲,不知所云,因为这一题,乃西方价值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扞格之处,民进党若在野,大可押宝西方,但一执政,就不得不回到东方传统价值。

林静仪在人权问题上的尴尬,完全说明了蔡英文以所谓「进步价值」统治台湾,为什么引起广泛的基层反弹。「九合一」败选后,蔡英文公开说「人民跟不上改革的脚步」,也就是这个逻辑。

菁英阶层对「德国之声」,对西方自由派价值毫不设防,致使一整个年轻世代「价值上身」,思想浮夸,还自以为「觉醒」,其恶果是不同世代的认同断裂持续扩大,政党在选举文化里陷入同温层困境,整个台湾社会更形分歧与混乱。

蔡韩主要支持者年龄层的两分,已然说明了此趋势的异常程度愈来愈高,而这个问题远比「统一叛国论」更为深刻。

众皆曰,韩国瑜跳不出韩粉同温层,事实上,蔡英文也跳不出「价值同温层」,选民版图一经罗列,双方竞选策略就是极大化自己的同温层而已,而这种撕裂,完全没有弥合之解方

施明德近日又跳出来呼吁台湾社会和解,印象所及,这个「施式呼吁」已经喊了二十几年了,情况却完全与施明德的喊话背道而驰。只能说,老绿男犹然不悟,今日台湾社会分歧扩大的恶果,追本溯源,就是不符国情,文化与民族性的民主化进程,而他正是始作俑者之一。

对一个统派而言,「德国之声」的蓝绿题库没有一题是不方便直说的,全部皆可堂堂正正地回答。在国家认同与两岸关系上,一切回归中华民国宪法应对即可,法理上,中华民国就是中国,现实上,宪法可及范围仅台澎金马,这部宪法不容台独,也不支持华独,而是要追求国家统一。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也不是特殊国与国关系,而是中国法理内战尚未结束的两造。

两岸结束法理内战与实质对立,追求和平统一方为宪法正途,至于采取什么形式,设定多少阶段,在「自主」与「发展」的问题上如何折衷处理,皆待两岸开诚布公,跨入政治深水区逐一解决。

蓝绿白橘说不清楚的,统派都可说清楚,但「德国之声」是不会专访统派的,因为他们在思想上反共,直觉上反中,也知道台湾社会唯一无缝可插针的只有统派,所以不乐意向大众揭晓滴水不漏的统派答案。

无论林静仪是自动请辞还是「被请辞」,说实话的人虽封口了,但「德国之声」将实话留了下来,这是网军怎么带风向都遮盖不了的历史纪录,可供人民揭穿未来民进党在民主,自由与人权话题上的继续扯谎。

台湾人该学会的是,别将西方主流媒体看得太高,他们看起来比台水准高得多,问题出在台媒水准太低,而不是西方媒体水平很高。

谢谢德媒逼出绿色实话与蓝色忧郁,但有种就专访统派,别只挑软柿子吃。

热门点阅》►2020选战结束之时,却是另一场内战的开始

►选情已逆转,韩国瑜胜率大增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为读者投书,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