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必荣/匿名高官投书《纽时》反川普的藏镜人是谁

▲《纽时》刊出美国政府高官匿名投书川普暴怒。(图/路透)

9月5日,《纽约时报》罕见的刊出了一篇批评川普的匿名投书,《我是川普政府中的一名抵抗者》(I Am Part of the Resistance Inside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吹皱了美国政治一池春水。大家都在猜这个匿名者究竟是谁,各个高官也忙着纷纷自清,表示自己绝对不是投书人。川普自己更是气得七窍生烟,要求司法部介入调查,非得查个水落石出揪出此人不可。

这些热闹背后,到底凸显了哪些问题,又有什么值得我们观察或借镜的?

投书人挨批公然羞辱长官道德,但并未违法

就事件本身来说,白宫幕僚私下表示,可能大费周章之后根本查不出是谁。也有官员表示,投书者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因为有话可以直接跟川普说,为何要投书羞辱长官?但是不道德归不道德,投书行为却没有违法。司法部也持同样看法,表示还找不到投书者违反了哪一条法律。所以川普的法律顾问就劝他不如大气一点不要追究了,否则大家都下不了台。然而就算川普不追究,猜谜的游戏还是会进行下去,各种阴谋论的耳语也还是会不断出现。

可是我们更关心的是投书者到底写了什么,又透露出什么领导统御与美国政治上的问题?

首先,投书者也承认川普有些政策是成功的,比如确实有效的放宽监管、历史性的税改、更强大的军队等等。美国在川普的领导下,变得更安全也更繁荣。

「背弃美国传统道德」─缺乏指导原则,导致政策发夹

既然政策成功,为什么还要批川普?作者表示为了要对国家负责,为了要维护民主制度。他指出川普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道德原则。他批评川普背弃了美国传统的道德:和独裁者相善,却与传统的盟邦渐行渐远;打着共和党的旗帜,却批评共和党的理念。在没有道德的自我要求,以及没有道德规范作指导原则的情况下,川普的政策常随性改变,不但充满权谋斧凿之痕,也让追随者无所适从。美国历史学家柏恩斯(James M. Burns)说:「如果没有了道德,领导就只剩下管理,政治也只剩下操弄的技巧而已。」川普应该就是这种情况,但这难道不也值得其他国家领导人警惕?

川普的决策风格更是令人挫折。作者指出,「与川普的碰面常常会离题偏轨,他会不断咆哮,他的冲动往往会导致考虑不周、信息不全,有时还颇为鲁莽的决定,而这些决定必须被撤回」。而如果就这样坐视川普做出这些事而没有任何行动,那「我们将与他一起沦丧,让我们的话语被剥去文明的外衣」。

美国政府内有反对力量,阻止川普「将国家带向沉沦」

所以投书者说他们就在川普政府里面形成反对力量,以阻止川普继续把国家带向沉沦。投书者表示现在美国是「双轨总统」(two-track presidency),也就是川普宣布的政策,如果官僚觉得背离美国的价值,在执行的时候会设法想办法扳回一点,以减少伤害,或根本设法阻止川普推动这个政策。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和俄国关系。川普一直想改善美国与俄国的关系,但却不断遭到幕僚与国安官员的反对。从通俄门的调查开始,对俄政策就像陷在泥淖之中,任凭川普怎么努力,这页就一直翻不过去。过去川普就抱怨团队内部有人掣肘,现在这个投书证实了川普的抱怨其来有自。

从川普角度来看,这些反抗者阳奉阴违、扯后腿,所以扬言不再让这些人参与高层会议。但从反抗者的角度来看,他们表示自己不是有些人所说的深层国家deep state,而是稳定的国家steady state。也就是在川普代表表层国家下面,有一个减少伤害的避震器帮忙稳住大局,保住美国的价值与传统盟邦,然后静待川普的任期结束。

制衡不再是三权分立,深层力量牵制上层领导

研究美国政治的人,这个现象是很值得研究的。我们常认为美国是三权分立下的制衡,现在看到更是表层和深层或稳定国家之间的较劲。如果这个稳定国家的势力庞大,川普将发现国家发展方向不是他和他的推特所能主导,难怪他会为此暴跳如雷。

对研究领导统御的人来说,这更是很好的个案:为什么会让一股深层力量,牵制了上层的领导?为什么不能做到孙子兵法所说的「上下同欲」?不能以德服众的领导人,在属下的眼里到底还剩下什么?

可是这股反抗的力量有多大?出了白宫的大门后,在民间有多少回响由川普的高民调来看,好像老百姓对反抗者的忧心并没有感觉。有共和党的参议员就表示,他们了解投书者所看到的问题,但他们更关心政策的「结果」。川普的政策是有效果的,这是匿名投书者都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老百姓对此埋单,国会议员也只有接受川普的政策议程。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共和党议员没有群起反川普的原因。

会否掀起反川普声浪?11月期中选举成关键

于是11月美国期中选举的结果就成为关键。如果期中选举共和党挫败,所有过去自我压抑的反川普声音就会冒出来,美国的政治图像也将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共和党还是赢了,那我们就要重新观察美国这个国家的走向,同时深思为什么菁英分子的关切与草根阶级的需要总有那么大的差距。

过去英国脱欧公投时,很多人都预测公投不会过,结果过了;美国总统选举时,很多人都预测川普不会当选,结果川普当选了。是这些预测的菁英分子太过一厢情愿,还是社会变化太快,分析的方法与架构来不及跟上?对学者来讲,美国11月的期中选举更是很好的研究个案。

好文推荐

刘必荣/外交与两岸关系 都必须重开机

【里拉暴跌】刘必荣/土耳其与川普的冲突

刘必荣/「巴基斯坦川普」上台 牵动美中巴政治新局

刘必荣/美俄峰会能改变国际秩序吗?

刘必荣/朝鲜新经济圈形成 川金还有一、二会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刘必荣,东吴大学政治系教授,擅长国际政治、国际冲突、谈判理论,经营《刘必荣国际新闻评论》脸书粉专。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