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锭「磨粉」卡好吞? 可能存有8大风险
▲药丸磨粉方便吞咽,但也存在稳定性不佳等用药安全问题。(图/记者李佳蓉摄)记者李佳蓉/综合报导大家小时候一定经历过因不易吞服大颗药锭,而选择将药品磨粉。在现今强调便民的世代,有许多民众却将药品磨粉视为必须的,以为不提供此项服务即为服务品质不佳。但,药品磨粉后真的没问题吗?
成大医院药剂部组长吴玉琴指出,事实上,改变药品原来的形式,将其磨成粉,可能存有以下问题:
1.药品稳定性不佳:药品磨粉可能会改变安定性和药性,且容易受空气中的湿度影响,导致药品潮解或吸湿,无法确定储存期限。2.药品安全性:当药品磨粉后,只能靠药物本身的特殊颜色、气味等来辨识。但当过敏了,对什么药过敏?却难对混合在一起的磨粉药品辨识其成份。3.分包准确性不足:由于磨粉经人工分包处理,可能会产生药量不均匀的问题,造成每包药品剂量不完全相同。4.污染问题:在忙碌的医院药局里,所使用的研磨器具、分包机等,若缺乏足够时间彻底清洁,容易因药品残存,病患因而吃到其他药品。5.味道差:某些药因味道苦,所以经药厂以糖衣裹覆,经磨粉破坏原设计后,使得药品回复苦味不易被病患接受;也有药品因具刺激性,药厂设计适当包覆,磨成粉则破坏原有保护层,可能影响口腔或肠胃道黏膜。
6.特殊剂型磨粉或嚼碎影响药效:药锭或胶囊等持续释放剂型,因有特殊设计,一旦经研磨粉碎,因缓慢释出药品成分的机制遭到破坏,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此类剂型的药品,其完整的药量是为了延长给药间隔;磨碎后短时间释放出全部的药剂,病人可能会因药品过量而产生不良反应。7.肠溶锭:此类药品利用制药技术,在药品外层以「肠衣」包裹,保护以避免药品成分遭胃酸破坏,使药品到达小肠已发挥药效;另一方面也可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或伤害。8.吞下锭:最广为人知的是用来缓解急性心绞痛的「硝基甘油舌下锭」。该类药品若吞服,药效会变差,紧急时将无法发生效用。▼简易的磨粉器及切药器,皆可将药锭体积缩小。(图/成大医院提供)综合上述,药品磨粉分包后的保存不易,经过磨粉后,可能使得药品易吸湿、潮解和变质。吴玉琴表示,基于以上考量,并不建议磨粉,部分情况如幼儿不易吞服大颗药锭、老人吞咽困难及管灌病人,对于药品剂型上的考量需多加关注。除了建议医师改用其他同疗效可磨粉的剂型或同成分专属的水剂;若无法避免必须磨粉时,可自行购买简易型磨粉器,服药前再磨,可避免污染,确保药品的安定性,为病患用药安全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