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史上的今天:多少人的棒球启蒙之作《棒球》
作为日本国民运动之一的棒球由于场地、人员、传统等诸多限制,至今没有在大陆地区得到广泛普及,只有极少数的专业球队始终在坚持。从整体来看国内很难找到关于棒球的各方面信息,这种风靡美国、日本、台湾等地的运动几乎没有在各种内地体育媒体上出现过,很多人自然也就对其缺乏了解,包括历史、文化以及基本规则等等。
不过从1980年代一路走来的红白机老玩家倒是很可能通过一款老游戏细致了解过棒球的大致玩法,甚至有可能因为本作而爱上这项运动,这就是发售于1983年12月7日的《棒球(ベースボール)》。
由任天堂出品的这部作品内容非常简单,除了单纯的棒球竞技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元素,比如剧情、人物等等,玩家进入游戏后直接作为攻方队伍的一员开始比赛。可以选择1P与电脑比赛,也可以两名玩家分别控制一支球队进行对战。
作为FC主机上第一款棒球主题游戏,本作可以操作的部分其实比较少,仅仅只有挥棒的时机把控、作为投手时投球的角度和力度、牵制球、控制人物跑垒或者不跑等等几个,没有个人数据概念,投手的体力不会衰减,击球手的惯用击打方向随机,能力固定,就连防守方的补球跑动也是自动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玩家只能看着速度捉急的NPC队员跑垒或是防守,没有一种用手柄操控全局的感觉。
不过换个角度来看,毕竟1983年7月15日FC主机才正式上市,期望一款在主机发售后还不到5个月就发售的游戏有什么惊人表现,原本就不现实。
尽管内容十分简单,可游戏的核心组成部分,也就是棒球运动的基础规则以及乐趣还是传达得比较到位,玩家在熟悉操作之后甚至可以实现一些简单的战术意图,比如牺牲打、有目的的偷垒等等,不坚持到九局下半就难以知道最终结果的悬疑特点也体现得很好。而如果能在游戏中击出一记本垒打,全场掌声雷动的效果十分惊人,让人切身感受到棒球这种运动的魅力。
这部看似单调的作品对FC平台棒球主题游戏基本形态以及诸多规范的建立起到了关键作用,比如用户界面设计、视野范围、操作习惯等等,在后来由南梦宫开发的《职业棒球家庭竞技场》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本作的影子。
顺带一提,本作中6支队伍的英文字母缩写可不是乱取的,而是与日本职棒联盟中央联盟的6支球队一一对应,比如G代表读卖巨人、T代表阪神老虎、D代表中日龙等等,所穿的队服颜色也都是这些球队的传统色,可以说是打了个版权擦边球,对游戏在日本地区的推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