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控制怒气之前 记得先爱自己

在控制怒气之前,记得先爱自己。(示意图/shutterstock)

日本超人气心理治疗师――石原加受子认为:生气爱面子、焦虑、不安,都没关系!负面情绪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你一直以「他人中心」的观点在想事情;唯有将他人中心转变为「自我中心」,才不会再因迎合而痛苦、孤独。

★「自我中心」不等于自私,唯有如此,才能活出最理想的自己!

◎他人中心:

以他人的价值观衡量自己,不断和人做比较,压抑自己真正想要的,甚至自我怀疑。

◎自我中心:

内心作为判断依据,因此可以活在当下,是一种爱自己的表现,更会活得越来越有自信

接着,倾听内心声音,不压抑也不忍耐,放慢脚步,感受人生中的微小好事。

切记:人生中的许多事,都无法用数字衡量。

如此一来,便能摆脱他人的价值束缚,不再对自己的情绪施暴

★负面情绪不压抑,人际关系更顺利,为什么?

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是受伤的心在传达「你不够爱自己」的讯息

生气表示你没有珍惜自己、没有爱自己。

爱面子表示你正在迎合他人,活在想被认同的欲望之中。

焦虑代表着想要达成自己的目标,你还需要更多时间。

用「自我中心」的观点看待事物,你会发现一切大不同!

◎遭到同事的恶意批评,你会怎么办?

他人中心:他凭什么这样对我,我要骂回去!

自我中心:这其中一定还有什么原因,说不定对方正遭遇什么不顺心。

→只要我问心无愧,就没必要太在意。

朋友们一个个成家立业,我好羡慕……。

他人中心:一直找不到适合对象,觉得自己真丢脸、没出息。

自我中心:谁说人生价值非由婚姻决定不可?况且,这真的是我想要的人生吗?

→我衷心为朋友感到高兴,但我也不想跟人比,自己过得开心就可以。

观点转变后,你将因为追随内心而成为更优秀的人,也能接受到更多周遭的正面讯息。

读完这本书,学会「自我中心」心理学,解读坏情绪中的正面讯息,不迎合、不忍耐,停止对自己的情绪暴力,你会发现,你的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反而更能活出最理想的自己。

【精彩书摘

即使将怒气发泄在别人身上,你也不会打从心里感到满足,自己的问题也不会冰消瓦解。若只是单纯地发泄怒气,人便会在不知不觉当中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无力感,进而降低自信。

诚如前述,就是因为每天都面对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导致你很快就发脾气,或者直接把怒气发泄到和自己无关的人身上。

如果置之不理,内心当然不会感到舒畅。无论试着回顾自己的过去,还是审视现状,自己应该都会有深刻的体悟

然而,若在自己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就试图管理和控制愤怒这种情绪,别说是控制了,当情绪到达极限的时候,想必还会失控暴走。

▍压抑的社会,使仇恨恣意蔓延

如今,只要你表达的意见与周遭的人有一点点不同,就会在网路社群媒体上受到攻击,被打得体无完肤。对少数群体怀有强烈的歧视感,好像少数群体罪大恶极,因而攻击他们的人也不在少数,让人不禁联想到蚂蚁聚集在食物旁的景象。

这些以这种方式攻击别人的人,在他们的意识当中,绝对怀抱着仇恨。然而他们并没有深入思考这种仇恨感的对象是谁,就被它所驱使而攻击别人。

如果从整个社会的趋势来看,现在的情况是,怒火非但没有平息,事态反而越演越烈,让人觉得愤怒已经严重到憎恨或怨恨的地步,这样的事情频繁地发生。

应该可以说,这就是试图压抑、管理和控制愤怒的后果吧。这不也就证明了,不仅仅是愤怒,社会上对于所有负面情绪的共同观念,很明显是错误的吗?愤怒应该忍耐、管理、控制的错误概念,已经逐渐演变成无法控制的状态,这就是现实告诉我们的事。

▍愤怒,是因为忽略了自己的心

与前述的认同需求有关,人之所以会愤怒,可以说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人相较于自我认同,更是以他人认同做为目标。

他人认同,是将对自己的认同和评价权利交给他人。因为在意别人的反应,自己的注意力当然就会集中在别人的言行,和周围的事物上。

相较于跟随自己的内心,这种意识也会试图以「对方是如何看待我的呢?」的角度,来判断并付诸行动。

身处于资讯爆炸的现代,越是对自己内心漠不关心的人,越容易被别人和周遭的事情所吸引。反过来说,越是被他人,或周围的事物吸引目光的人,对于自己的内心也会越不关心。

因此这些人会认为,与其以自己的内心为基准,不如以他人的观点和评价为目的,进而采取行动

我透过多年来的心理治疗经验,从独特的观点出发,借由「自我中心」、「他人中心」的理解方法来阐述内心的机制,将其统称为「自我中心心理学」。

这两者的决定性差异,正如同其字面的意思,便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或是他人中心的生活方式。

自我中心的生活方式,是以自己为中心观点来看待、思考、判断事物,然后选择和采取行动。因此,越是自我中心,信赖自己的程度就越高。不管是怎样的人,都能够渐渐变得认同自己。

相反的,他人中心的生活方式,就是以他人为中心的观点来看待、思考以及判断事物,然后选择和采取行动。这种生活方式,因为以他人和外界为基准,所以更重视常识、规范、规则、规定、风俗习惯……。

这些人会试图让自己去配合、适应外界的人事物。因此,比起重视自己的内心、想法和心情,他们认为思考和知识更加优先。

计较得失或胜负的意识,也源自于这种他人中心的心态。借由比较、竞争来分出优劣和强弱,也是从这种他人中心的意识当中产生的。

如果自我意识的目光朝向他人和外界,想当然的,对于自己所看到的人事物,你也会渐渐变得没办法了解自己究竟是怎样的感觉,到底抱持着怎样的心情和想法。

(本文摘自《在乎别人,是对自己的情绪暴力》/方言文化)

【作者简介】

石原加受子

心理咨商师。提倡「自我中心心理学」的All Is One心理咨商研究所负责人。日本咨询学会会员、日本学校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学会会员、日本疗愈纾压协会(Japan Healing Relaxation Society)前任理事、获日本厚生劳働省认证的「创造健康与生存价值」顾问。

独创将思考、情绪、五感、想像、呼吸、声音等加以整合的心理学,针对问题解决、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亲子关系等举办讲座、团体会谈和咨商。

着有《放弃吧!那些让你疼痛不已的坚持》(大好书屋)、《其实,我们都寂寞》、《拥抱脆弱,你会更坚强》(时报出版)等多本畅销书。累计销量超过150万本。

译者简介】

骆香雅

东吴大学日文系毕业、辅仁大学翻译学研究所硕士。曾任职于知名日商公司及流通产业,现为专职译者,从事商业、科技、法律等领域翻译工作,期许自己热爱生活、乐于工作,时时感恩与感谢生命。

目前译作包括有《刚刚好的不努力》、《生酮抗病医嘱书》、《划出善良底线,好相处,更能独处》《用对情绪,可以帮自己疗伤》(方言文化)、《刚刚好的半独居生活》(天下生活出版)、《懂做人到处有贵人》、《低欲望社会》(天下文化)、《门诊护士的烦恼》(合记图书)、《最理想的住宅格局教科书》(采实文化)等。

《在乎别人,是对自己的情绪暴力》(图/方言文化提供)

《在乎别人,是对自己的情绪暴力》/方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