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别迪士尼合作蚵农 Klook「小步快走」攻国旅能行?

Klook客路台湾行销总监林耀民(中)。 (摄影者陈宗怡)

一场空前疫情,令全球观光旅游业陷入停摆,近年发展迅速的线上旅游平台(OTA,Online Travel Agent)产业也进入冰河期,被迫走上削减营运规模一途。

今年2月底,线上旅游预订平台Expedia宣布裁员12%;5月初,住宿共享平台Airbnb宣布大规模裁员;8月初,全球最大订房网Booking.com也支撑不住,裁减全球4分之1人力

全球网路搜寻量最大的旅游体验预订平台「客路」(Klook)也被迫转型,强攻国旅与餐饮市场

2014年在香港创立的客路,短短6年内获得约新台币154亿元融资,被视为全球OTA产业最耀眼的后起之秀。然而,和所有OTA一样,它难逃疫情魔掌,今年上半年营收跟去年同期相比,大跌一半以上。

它去年在台湾招募202人,要在台湾建立全球客服中心,但病毒打乱计划;截至今年7月底,共裁员46位。目前在台湾约150名员工,以本国客服团队人数、商品开发者、美食及行销团队最多,无外籍客服人员。

以往它最大的营收是在网路平台上销售国外车票景点门票、体验行程餐厅订位等。2019年,它在台湾的订单总数约数百万笔,光是国外热门主题乐园与门票类产品,如东京迪士尼、大阪环球影城门票等,就占所有订单的4分之1,是撑起基本盘的明星商品。

但,国外乐园的门票收入如今归零,基本盘一夕崩塌。他们盘点自身优势后,锁定两个突围方向:碎片化国旅产品,以及餐厅预订服务

小众化商品填补缺口

供应商、行销难是转型考验

客路在台负责人、台湾资深市场行销总监林耀民表示,虽然过去有台湾的旅游产品,但多是卖耳熟能详的景点,像台北101观景台故宫门票,主要是针对外国观光客,对台湾人缺乏吸引力。

他说,现在必须靠众多台湾的小众化商品,来填补明星商品的缺口,而且这项努力并非权宜之计;长远目标是开发多元、新鲜的旅游景点,像乘着竹筏去采蚵,等国境之门打开,更能提升外国观光客来台频率。

不过,开发特殊体验的国旅,并非易事,原因有三:

其一,和台北101、故宫沟通没有太大障碍,但现在沟通的对象换成台南的蚵农、澎湖的渔船主人、屏东的轻航机教练,他们不知道什么是OTA、在OTA上架能带来什么好处?

客路拉拢他们的方法,是跟县市政府合作。像与台南、屏东签署合作备忘录(MOU),由政府盘整当地旅游资源供平台行销贩售,也因为有政府出面,在地供应商较能卸下心防

其二,这类特殊体验行程非大众熟悉,更需要透过社群大力行销,才能吸引消费者埋单。譬如,为了打响台北儿童新乐园知名度,客路派一组人去体验,拍摄介绍儿童新乐园玩法的影片,在网路上传播。

其三,暑假的游客人潮集中在离岛,但目前离岛已无法乘载更多游客,必须疏散,客路须加快开发速度,让供给跟得上需求,游客才能有更多选择。

截至目前,该旅游平台有近千个国旅产品,较今年初成长翻倍;今年前7月,台湾用户购买国旅的销售额超过去年同期4倍,7月销售额更是6月的1.5倍。

对于客路转型,一名OTA业者认为,加快开发商品的想法没有错,但这需要更多人力。全球OTA都在缩衣节食,它的总部愿意为台湾市场投入多少资源?将是以速度取胜的关键

波士顿顾问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兼全球合伙人陈美融认为,它可以考虑将碎片化旅游产品组合成主题式行程,如网美拍照、放空发懒行程,「传统的国旅行程无法满足年轻族群,兼具自由行及团体行程特色的主题式游程,可以帮助客路创造新蓝海。」

除了切入国旅市场,另一条路,是转进餐厅预订与餐券销售市场。

攻餐饮预订服务市场

对手多,布局未来成卖点

客路资深商务开发总监李雅宁指出,2018年他们就推出餐厅预订服务。

原本设定的客群为外国观光客,但营运后发现,外国观光客与台湾消费者使用餐厅预订的比率,竟各占一半;当时他们就思索餐厅预订业务本土化的可能性。疫情爆发后,他们大举拓展餐厅数量,新增网美火锅店、文青咖啡厅等。

但毕竟在这战场它是后进者,面对EZTABLE、GOMAJI、17Life等老对手,就连虾皮购物、街口支付近年也加入战局,市场空间越来越拥挤。

如何杀出重围?李雅宁认为,关键是有足够的独家合作餐厅,避免陷入互拚折扣的肉搏战。而他们的优势是客源除了台湾消费者,还有外国观光客,成为游说餐厅的最佳说帖。

「我跟餐厅业者说,你在Klook上架,布局的是未来。」李雅宁表示,疫情前,他们的网站、App每月全球访问量高达3千万次。当国境之门开启时,外国观光客就会在平台上看见这些餐厅。

今年4月,吃到饱餐厅飨食天堂推出外带服务,在客路独家上架贩售,引起业界关注。之后,欣叶台菜、欣叶小聚、韩虎啸、美滋锅、马辣新马辣等知名餐厅,也陆续独家上架。

如何获得这些餐厅青睐?他们不缺本地消费者,缺的是外国观光客,能把外国人带进来,正是该平台的最大竞争优势。

今年初,它的合作餐厅近600家、商品总数2400个,到7月底合作餐厅增为近2千家,商品总数达6千个。

那么,为什么它历经裁员,还能凝聚战力,快速应变?

林耀民强调,他们的企业文化是「小步快走」,碰到环境丕变,应变的速度要快,有想法就提出来,然后把想法付诸试验,遇到错误立即修正改进。

它先前的组织结构,分为商务开发、行销两大部门。前者负责开发旅游产品,销售给外国人,后者负责行销国外的旅游产品给台湾人。

因疫情整合两部门

有想法立刻做,推客运搜寻

这两个部门在业务上本无交集,但跨境旅游大门被封阻后,两部门有了共同目标:将台湾旅游产品,卖给台湾人。

因此,客路在台湾率先将两个部门整合成一个任务编制小组,每周一开会,会中检视商品开发、销售进度与成绩,并提出新想法,订定下个星期的目标。幸运的是,它在台湾仅150名员工,且年纪约20、30岁,部门本位主义不深,有助内部整合与快速尝试

他们最近「小步快走」典型案例,是8月24日上线的新服务「客运巴士搜寻引擎」。

起初,他们观察到随着国旅兴起,台湾旅客对客运的需求也同步攀升,但他们没有一开始就推搜寻引擎,而是先推出台北到花莲、台北到宜兰的客运车票,测试市场水温。

后来发现,车票的销售达到预期,网站的浏览量也很好,香港总部于是投入IT人力,协助台湾打造客运巴士搜寻引擎。

搜寻引擎上线当天,只有统联巴士一个供应商,而非集结数家客运业者后,再高调宣布上线。

「我们的节奏是:搜寻引擎先上线,上线后边做边试,如果成绩好,再慢慢增加客运供应商,」林耀民强调,等供应商够多了,会慢慢形式巴士旅游的生态圈,再进一步思索增添新的服务。

「看到商机,一次做一点,从每次的小碎步中,快速尝试、修正,直到找到最适合的产品类型为止,」他说。

目前各国境内逐步解封,国旅市场开始蓬勃,「他(执行长林照围)跟各地的负责人说,不要再说国旅市场很难做起来,台湾就是最好的典范!」

疫情是阻力也是推力,乘势把国旅商品盘整好,当未来外国观光客重返时,就能迎接更大的成长。

《商业周刊第1712期》